中文 | English | 日本語

「使用」是最好的文化保存方法!/專訪 SOUND Museum 創辦人黃康寧

0

(圖 / 黃康寧 提供)

文 / Hyphen(聲音設計師、音樂人)

從小接受古典音樂科班訓練的黃康寧,自嘲因為大學聯考沒考上第一志願,轉了彎唸應用音樂,反而意外發現路變得更寬廣。原本想成為舞台上的小提琴演奏家的他,在大學時期良師益友們的鼓勵下,開始接觸到數位音樂製作;後來到香港迪士尼擔任樂手,開始思考自己與本土文化的關係,並從 2016 年開始投入台灣特色音樂音源製作,開發了排灣鼻笛、泰雅獵首笛、北管風入松、瓶擊等本土音源。

這次應 Taiwan Beats ‬邀請,我們相約在他工作室附近的咖啡店,聊聊他的取樣之路跟音源開發的心得。

問:請問你開始做音源採樣的契機是什麼?

答:我前陣子有個機會到香港迪士尼擔任小提琴手。在國外的時候,大家都會問到你是從哪裡來的,而除了聊吃的、聊音樂之外,我也開始在想我對自己本土的東西了不了解?尤其我在那邊學的是鄉村音樂的 Bluegrass,其他國外樂手都會說美國年輕人沒有在 Bluegrass 了啦,對年輕人來說那太老了;我才開始在想那我到底懂不懂自己的老文化是什麼?這件事我一直放在心上。

後來回到台灣跟侯志堅老師一起做案子,我很常發現自己沒有辦法在‭ ‬MIDI‭ ‬音色庫裡找到台灣原住民的‭ ‬Vocal、或是能做出廟會音樂的音色,所以興起了想要挑戰開發音源的想法。

問:從研究取樣對象、到錄製收集素材、再開發成‭ ‬Kontakt‭ ‬音源,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目標跟做法,能否請你分享開發流程?

答:我覺得第一個步驟是得先了解你要取樣的東西的內涵,對我來講就是要著重於文化,以我做的北管鑼鼓取樣來說,中國也有很多種鑼鼓,但是中國跟我們的差異是在演奏人數,因為我們是廟會文化,出陣的人數越多就會越熱鬧,所以我在取樣鑼鼓時,就不會只有單一個人打,而是是多個人一起打。

我同時做了單人擊鼓跟多人齊奏的取樣,就會跟市面上蠻多國外做的樂器取樣邏輯不一樣,因為他們可能對文化不夠理解,所以不會想到這樣的處理方式。

問:那請問你是如何深入了解要取樣的東西的內涵?

答:第一件事就是去上課學習。所以我跑去彰化犁春園學了兩個禮拜北管。就像是在練功一樣,早上起來就開始敲鑼打鼓一直到晚上睡覺。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因為我目標不是要學習當樂手,所以我一直在注意聽演奏,也研究記譜,想要歸納出他們的演奏手法。他們會提供演奏的心得給我,我也一直向他們介紹這些音樂可以怎麼應用在數位音樂裡,比方說 Native Instruments 把 Tabla 鼓等印度樂器做成‭「India」這套很容易使用的數位素材音源,讓音樂人可以應用;我會分享影片給他們看,讓他們了解目前國外做法是這樣,那我們台灣這邊就比較可惜。

問:我在訪問音樂人柯智豪時,他也提到對於傳統音樂跟樂器,除了保存之外,也要更進一步著眼在如何讓素材被使用,才能繼續流通。像他也有使用你做的音源。

答:是,我覺得如果只是使用傳統的保存方法,那只要會演奏的人離開,那個東西就消失了,就只能緬懷。「使用」才是最好保存它的方法,東西如果有使用就不會消失。所以我決定當一個橋樑,因為我知道數位音樂領域的人做音樂的方式,我試圖想讓數位音樂製作的人可以應用到這些傳統的東西。

要做為素材,你首先得整理到別人覺得好用,所以在歸納素材上會有很大的挑戰。我同時要用傳統方式歸納,也得考量數位音樂製作的特性。比方說這些傳統音樂演奏沒有跟 BPM 的習慣,在這點上我可能就得跟數位音樂製作的方式做妥協,因為當它要搭配使用在別種樂風裡時,要能鎖住 BPM。

像在一些樂句上,我就決定要保留傳統的東西。像是有些人問我,為什麼我嗩吶取樣沒有做單音,我是認為如果第一套音源就給單音,要是使用者沒有學習過北管的演奏方式,那也彈不出來。所以我決定用保留北管樂句的方式,那即便你沒學過北管,你也能夠按鍵盤按出北管音樂。

我這個想法在鑼鼓那套音源得到應證。那套鑼鼓音源有取樣單音打擊,但是大部分製作人沒辦法使用它,因為他們沒有學到鑼鼓的節奏口訣,無法打出節奏;但是因為我同時也有做它的 Loop 樂句取樣,所以製作人們還是可以用 Loop 製作出節奏,後來我發現果然 Loop 那套是較多人使用的。

我想還好我有做這樣的音源分法,讓會彈奏的人可以自己彈奏,不會彈的人,也可以透過我整理出來的 Loop 去做組合創作。因此我後來做的每一包音色都是採用這樣的方式,有單音取樣,也有樂句。‭ ‬

SOUND Museum 的音源即儲存在這個木製的 USB 裡。(圖片來源:SOUND Museum 臉書)

問:那在錄製收集素材的階段,碰到什麼樣的挑戰?像是你在《聽,文化》一書中有寫到,傳統音樂的訓練方式,讓樂手們對聽節拍器錄音不是那麼習慣;以及像習慣齊奏的樂手們,得挑戰分軌錄音等等,能否進一步分享這些經驗?

答:其實困難的反而都不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溝通上的問題。比方說樂手們沒有做過取樣製作,那要怎麼解釋讓他們理解這是怎麼一回事。像是錄製北管的時候,我就先找幾個比較能接受戴耳機聽節拍器錄音的年輕助教樂手,我們先在廟裡錄製一些素材讓我回來做整理,那我後來跟鼓往金來樂團說明時,就能拿那些 Demo 在鍵盤上示範,讓他們能馬上理解到我們想做的是什麼。

問:那在實際找樂手進錄音室錄製 Sample 之前,你會怎麼規劃一個有邏輯的系統,確保你會收到所有需要的素材?能否分享你建立的錄製清單邏輯?

答:我會依據學到的音樂內容去做設計。以北管來說是各種不同鼓介,以鼻笛來說是用樂句來做分類,我把他們習慣吹的慣用手法取樣下來放在樂句區裡。不過我也會把樂句拆開,比方說慣用樂句假設是六拍,那我覺得前面三拍跟後面三拍可以獨立出來,那我就會做成三個檔案:一個完整樂句,一個只有前面三拍,一個是後面三拍。我也會確保在分割 Sample 時,這幾個組合都可以順暢接起來,也就是確認它們的 Release 長度要多少,才可以順利結合,以及設計它的 Attack、Release,讓它跟單音取樣可以流暢結合。

問:那錄製取樣之前,也會規劃哪些是單人演奏、哪些是齊奏、以及鼓擊 Dynamic 的強弱種類嗎?

答:會,不過我會看需求,畢竟我還是以文化為出發點。像是北管在演奏時沒有什麼大小聲這種問題,所以我在做北管音源時,就沒有做那麼多 Dynamic 的變化。

但是像我正在做的龍交響,以國樂交響來說,我就是在想跟組合技有關的東西,比方說琵琶的演奏手法,我可能就得以演奏技法的方式去分類,而不是像剛才提到以樂句連結的概念去做。

問:如果今天有音樂人也想要學習建立自己的取樣音源,你會給他們什麼樣的建議?

答:哈,可以買書來看(SOUND Museum 取樣音源製作團隊編寫的《KONTAKT 開發者手冊》),這本書蠻入門的,教大家從 0 到有。

那另外一個建議,就是你要去了解你要取樣的東西,雖然說講了有點像白講,因為大家可能會說我就是會彈吉他,但是我不知道怎麼取樣啊……所以如果是給音樂圈內人的建議,就是找一本教材來學。

SOUND Museum 團隊推出的兩本書籍,《KONTAKT 開發者手冊》(左)是為有興趣學習使用 Kontakt 軟體取樣的人撰寫的工具書;《聽,文化》則是將團隊開發音源的過程、傳統文化保存的反思心得紀錄下來。(圖片來源:博客來、露天拍賣)

問:那最後來聊一下跟商業有關的部分,你在書裡有提到跟美國音源開發商 Realitone 的創辦人 Mike Greene 討論定價的事,也想請問你在開發音源時如何權衡開發成本跟成品的定價?

答:我一開始沒有以音源會賺錢為目的來想,所以我的想法是去想我大概可以賣個幾套?比方說賣個 25 套,那我就設定一個賣掉 25 套可以回本的價錢。那另外一個想法,是以我是消費者的角度思考,定價多少錢我可以買得下手?那我覺得大概 3000 塊以內,我可以買得下手。

不過最近我開始意識到一件事,那就是連結性。當這件東西跟你無關的時候,你不會去關注他,也不會去支持他。就像有一些製作人沒有下手的原因是因為他用不到,他手上沒有需要做民俗音樂的案子,所以就不會去買這些音源。這件事在世大運之後讓我看到了新的想法,那就是要創造需求,其實需求就是一個關聯性。你沒有需求的時候,東西再棒再好,大家也不知道要拿來做什麼。但是像世大運的時候,因為畫面都是台灣的畫面、台灣的選手,很多配樂也都得配跟台灣相關的音樂,所以很多製作人跑來跟我買這些音源。但是如果沒有世大運的話,就會像之前有位配樂家跟我買音源,他跟我說:「我支持你所以買這套,但是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用到。」

所以我接下來要考量的,不是要讓大家知道東西有多好,而是要怎麼建立關聯性、創造需求。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在挑跟台灣有關的東西來做,因為會更有關聯性。

 

Taiwan Beats 免費講座:深度取樣台灣音樂文化軟實力

講師:黃康寧(SOUND Museum)、柯智豪(三金作曲家)
時間:2017 / 10 / 17(二)19:30(免費活動)
地點: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05號7樓之2(梯梯學堂)

講題:
1. SOUND Museum 如何製作台灣音源插件?
2. SOUND Museum 在設計上的巧思
3. 流行音樂製作應用台灣傳統樂器
4. 台灣傳統樂器的實驗與創作

*主題僅供參考,主辦單位保有調整及最終解釋權之權利

關於作者

Taiwan Beats

本帳號將會代表 Taiwan Beats 編輯部,以及發表各方投稿,針對台灣流行音樂產業提出心得與建議,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