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日本語

專訪聯合軍演之情報局/EDM 崛起是流行搖滾樂帶來的陰謀

0

舉凡使用合成器、電腦、電子編曲軟體所產生的創作都可歸類成電子音樂,從節拍、聲響的組合變化到軟硬體的應用,甚至聆聽的環境,都可能造成不同的影響。或許因為曲風類型多變且彼此有著不小的差異,往往讓一般人對電子音樂存在片面的自我想像。

OVDS理化兄弟世外桃源沙羅曼蛇孔雀眼Sonia Calico 六組風格迥異的樂團攜手,加上 StreetVoice 音樂總監小樹擔任統籌主持,共組一支電子版本的復仇者聯盟,以「聯合軍演」為名,試圖破解普羅大眾對於電子音樂的種種迷思。本次專訪將率先為大家揭露這組人馬的背景,由幾位成員現身說法,到底他們手上掌握了多少真相。

簡單介紹是如何開始接觸電子音樂的創作?

_DSC7130(2)

由左至右分別為,OVDS 主唱孝君與理化兄弟 DJ 林昭宇。

沙羅曼蛇張立人:我從舞廳文化認識到電子音樂,我喜歡有電子鼓、重複節奏的音樂,後來就慢慢先從 DJ 開始切入,再來創作、最後組團。

OVDS 孝君:我自己比較喜歡搖滾樂,後來在國中時意外聽到 The Prodigy,我非常喜歡,這是一個結合搖滾樂與電子元素的團體,透過他們才讓我慢慢認識電子音樂,甚至是它的文化。

理化兄弟黃真:在小時候做手術要開刀,因而得到任天堂紅白機,我從玩遊戲中接觸到了電子聲響。後來,進台藝大創立一個只開一年的非主流電子音樂社。

理化兄弟林昭宇:我們(理化兄弟)就是在那裡認識的,我也是從那時才開始接觸創作電子音樂、辦派對之類的。

世外桃源閻韋伶:我是在 The Wall 打工的時候,跟同樣在那打工的其他店員組團。他是玩電子的,最後就跟著他聽電子音樂,還有寫歌。

OVDS KIT:電子音樂的創作是在當兵時。原本我只彈吉他,可是當兵不能玩樂器,剛好買了合成器的書,就自己研究起來了。我一開始只做 Program 跟編曲,之後還試著做 DJ 到現在。

孔雀眼依璇:我和主唱令晴是幼稚園同學,直到高中,身邊有很多玩音樂的朋友,然後透過朋友介紹,接觸到電子音樂。會玩電子音樂就是從孔雀眼開始的。

孔雀眼任博:我們其實一開始是玩 Acoustic,但不知道為什麼後來在孔雀眼,不知不覺就玩起了電子音樂。(大笑)

在台灣的樂團中,是否覺得電子合成器或相關元素被越來越常使用,或有其他類似的趨勢?

孔雀眼任博:從 2010 年開始,音樂逐漸走向兩極化,比方說,Acoustic 或電子,台灣大概在幾年後就會越來越多了。

沙羅曼蛇張立人:確實近年來越來越多新團加入電子(合成器)的元素,的確可以讓聲音變得比較多方向、且自由,但成果是好是壞,還是要看每個團的需求、自己的音樂想表達什麼。

OVDS 孝君:應該還好,主要是看大家的需求或喜好,再加上樂器跟聲音會隨科技發展變遷而有所改變,就像有些人吉他彈一彈,覺得已經無法表現自己想要的音樂,就會去嘗試、接收其他東西。要怎麼樣做出有趣的音樂,才是最重要的。

理化兄弟林昭宇:我也覺得還好,當然加入電子元素可以讓你的音樂內容比較有延展性,這點無庸置疑。但我還是認為台灣的電子音樂還不夠多,看表演的環境也相較缺乏。台灣太晚開始培養樂團加入電子元素在裡頭,有一個斷層,像在國外, 80 年代的龐克其實早就加入合成器了。

世外桃源閻韋伶:不只是現在發展太慢,另一個原因是,大家都把電子音樂想得太難。我覺得任何器材都像哈利波特裡的魔杖,它會挑主人,跟你比較有緣的,就可以從那開始。樂手不管拿到什麼器材,就是慢慢研究。敢嘗試,廣度才會被拉寬。

由左至右分別為,世外桃源主唱閻韋伶、理化兄弟 VJ 黃真與 OVDS KIT。

理化兄弟黃真:電子音樂在台灣還是一個很新的東西,但我覺得適不適合跟好不好用,就跟談戀愛一樣。國外雖然早已蓬勃發展,但他們也是一步一步,從一壘、二壘、三壘直到步入禮堂。我覺得目前台灣音樂人與電子音樂還處於熱戀期,一切發展還充滿許多可能性以及想像空間。

OVDS KIT:我還蠻常去看樂團現場演出,但普遍看到的只是樂團加入鍵盤而已,並不是真的把合成器加入 Live 裡。我的意思並不是要大家刻意加入些什麼,而是你想呈現什麼樣子的聲響。因為會彈鍵盤,並不代表也會 Synthesizer。不過還蠻樂觀其成的,因為這幾年台北出現越來越多電子音樂教學,這將成為發展的關鍵。

另外,以前的音響沒辦法承受現在這麼低的頻率,也因此主唱都需要唱很高的音,才能製造出歌曲的高低潮。但現在不一樣了,甚至還可以呈現出一般人聽不到的聲音頻率,所以你可以把廣度拉得更高。個人覺得 Bass 是現今最有可能被替換的樂器,它的廣度太小了,但 MIDI bass 卻可以做到。尤其這近幾年,我在國外音樂季,像 SXSW、Fuji Rock 等,很多樂團漸漸都看不到 Bass 手了。

電子音樂創作最重要的核心?

_DSC7154

孔雀眼依璇:我認為最重要的核心是「節奏」,以往搖滾樂團的節奏就是爵士鼓,但在電子音樂上,電子能呈現的響度與廣度更高了,有更多元化發展的可能性。

孔雀眼任博:音色,因為你是用電子做,可以做出很多正常樂器弄不出來的音色。所以大家在比的就是對於各種音色有沒有想像力。

OVDS KIT:從無到有,是最困難的部分。這也是電子音樂好玩的地方,沒有限制,你可以自己任意拼貼想要的元素,所以反而是怎麼把心裡面的世界建造出來,讓大家知道,才是創作比較核心的地方。

理化兄弟黃真:因為我本身是 VJ(說完這一句,全場哄堂大笑),在影像處理上,電子音樂對我有很大的想像空間,因為它音色的靈活度到現在還沒被完全探索出來,經由任何不同的硬體設備、環境空間,甚至接受到音樂的媒介,都會有不同的影像產生。也因此,我接受到的衝擊,是不是跟原本創作人所表達出的話一樣,這一來一往的過程,有時會因誤會產生一些美感,都最令我著迷。

理化兄弟林昭宇:我認為是 Grooving,音樂並不單純只是聆聽,還可以有比較功能性的存在,比方是跳舞。

OVDS 孝君:但我並不認為有所謂的核心價值存在,就像你不會去討論陽光、空氣、水存在的核心價值是什麼。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發生的過程。

沙羅曼蛇張立人:還是要回歸到音樂本身,電子只是手法,但不斷地實驗才是所有創作者必經的過程。

世外桃源閻韋伶:我也同意張立人的說法,我覺得靈魂會選擇音樂。因為現在流行音樂也有各種元素在裡面,可能搖滾的比例較多,或者是 Acoustic 或電子,其實就包含在裡面。只是一般人並不知道該怎麼分類,但有時候你會特別對某種音樂產生共鳴。你的靈魂跟音樂是有所連結,就會聽得很爽,那就是音樂存在的核心。

對於 EDM 的崛起、電子音樂如何取得商業性的看法為何?

OVDS 孝君:舉例來說,假設 Skrillex 在做 dubstep 前會知道將創作下個世代的潮流嗎?我覺得並不需要為了商業價值而去找一個切入點創作,而是因為自己寫的歌剛好跟聽眾有了連結,就像你天天吃蛋糕,一定也會吃膩想換別的口味。現在最該做的是持續尋找新鮮、有趣的事情,如果剛好找到這個世代最需要的,就會順利地發展起來。

理化兄弟林昭宇當然 EDM 對台灣普遍大眾來說,在商業上很成功,但對它有沒有泡沫化的可能性,我抱持著存疑的態度。

世外桃源閻韋伶:我是覺得 EDM 已經過時很久了,因為電子音樂的形態一直在改變,每個時期都會有更新的東西出來。對創作者來說,應該是不停嘗試新的東西,藉以累積創作的養分。台灣的團還是偏 indie 居多,所以一旦找到切入點,管它會不會成功,我們就切了。

理化兄弟黃真:我認為取得商業成功的前提是,把自己的作品當成商業產品的那一刻,或許就是切入點。

OVDS 孝君:我是覺得 EDM 對一般人還是會有些吵鬧,但其實電子音樂有多種風格,只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其他類型的存在。先不管商業會不會成功,我比較希望的是,大家可以有更多機會接觸到陌生的樂種,難道當我們想放鬆、聽一些比較舒緩的音樂時,就只有「小清新民謠」這一種選擇嗎?如果寫一首好聽的歌可以取得商業上的成功,管它音樂動茲不動茲,其實也沒有什麼差別,要讓聽音樂的人知道電子有各種面向更顯重要。

沙羅曼蛇張立人:聽 EDM 跟聽獨立電子團的潛在受眾完全不一樣。與其找那種只在聽 EDM、只參加電音派對的族群,不如找有一直在接受各類音樂的人,他們對音樂的接受度比較大。

_DSC7172

OVDS 的 Program/Synth 手 KIT。

OVDS KIT:「EDM」涵蓋的範圍很廣,它是「電子、跳舞、音樂」的縮寫,但大家會發現自從這個「名詞」出現後,就悄悄取代了很多的電子音樂類型。

然後,你會發覺這幾年搖滾音樂祭的氣勢比較薄弱,這是因為電子音樂派對越做越誇張,在那裡可以營造出一個城堡,讓每個人很安全地在裡面狂歡,就沒人會想在草地上喝啤酒聽音樂了。大家都想要更多的刺激,但這一定是一時的,可能幾年過後,EDM 不 Kiang 了,又會有新的流行取代它。如果說獨立樂團想取得商業上的成功,我覺得是堅持到最後,當你走出自己的路,可能會在這一波之後,大家覺得所謂的 EDM 開始無聊,想聽別的電子音樂,或許商業價值就會出來。

小樹:我覺得 EDM 是一個「陰謀」,這是我心裡猜測許久的解答。如果我們從 70 年代開始算起,電子音樂才出現四、五十年,經過這麼多年,人類在聽覺上改變了很多事情,但我覺得大家還沒意識到這件事情該如何大量被運用,可是流行搖滾圈的人很快就抓到這些事情了,我覺得 EDM 是流行搖滾圈搞出來的什麼陰謀,他們一定心想:「反正你們弄不出那些高潮出來,但我們很會啊,就把那個聲響帶走了。」然後,真正做電子音樂的人就就在旁乾瞪眼。(大笑)

是怎麼樣的原因讓你們聚集在一起?

小樹:本來就想弄一些跟電子音樂相關的事情,但卻一直找不到確切可執行的方式,剛好聽聞他們有想要聯合演出的計畫,我想這也許是個很好的開始,我們可以做一些什麼。

希望帶來的影響?

孔雀眼電吉他手依璇與電貝斯手任博。

孔雀眼任博:這個講座匯集了非常多組合,有很厲害的,也有像我們這種團齡比較年輕的。我希望來參加的人可以用各式各樣的角度來看電子音樂創作,然後產生出一些新的想法。

孔雀眼依璇:破解一些刻板迷思,或一些符號性的標籤。

OVDS KIT:我剛開始做的時候覺得還蠻孤單的,因為身邊的人沒幾個知道,你只能上網去找一些資訊,但其實你也不清楚到底是怎樣一回事。我覺得可以利用這個方式,分享大家的經驗,因為每個人創作的方式、使用的技巧死想法一定有所差異,你可以去知道這些人在想什麼,或許就可以讓彼此有一些靈感上的激發。不會像早期的我們,像無頭蒼蠅耗費兩三年,才找到接觸的開始。

世外桃源閻韋伶:希望可以拉近電子樂和一般人的距離。不管你懂不懂,有沒有接觸過,至少我們很多人可以分享經驗與笑話,讓你覺得有趣。

沙羅曼蛇張立人。

沙羅曼蛇張立人。

沙羅曼蛇張立人:會來講座的人一定對這個議題有興趣,我希望在座談之中能互相交流,也能透提問吸收到知識。

理化兄弟黃真:希望可以多分享以 VJ 的角度看見的電子音樂世界。

OVDS 孝君:以後電子相關活動的票房能不能再多一點。我也渴望可以接觸到更多音樂以外的人。

理化兄弟林昭宇:會影響到誰,我不敢說。但多聽一點,也無妨。

_DSC7290

由左至右分別為,小樹、沙羅曼蛇張立人、OVDS 主唱孝君與理化兄弟 DJ 林昭宇。

小樹:我是覺得這個世界上本來什麼東西都有,但在我們的音樂論述裡頭,受白人搖滾影響太過深遠,好像有人講到不認識 The Beatles,就是天大的罪惡,可是當講到 Jeff Mills ,沒人知道,大家也不覺得有問題,這個世界失衡得非常離奇,祖譜太過單一。當人類的思考或多元性消失的時候,就是滅亡的開始。所以為了避免人類提早滅亡,我們要把多元性再打開一點。

尤其是電子音樂,在台灣,不論是祖譜、器材或者是歷史,相關的都討論太少了。就像我剛剛講到 The Beatles、齊柏林飛船(Led Zeppelin),就好像每個人都應該供一兩張專輯在家把玩賞聽,但其他人呢?這個世界還有非常多的東西,起碼這是一個好的接觸點,把這些東西記錄下來。既然有這麼多創作者參與,每個人的聆聽族譜都不同,一定可以藉此交織出新的脈絡出來。

採訪/撰文:戴居 攝影:Jacky

聯合軍演-電音創作世代對談
時間:5/11、5/18
地點:學學文創志業
報名網址:http://goo.gl/iMg6eF

關於作者

戴居

曾任 Blow 吹音樂與娛樂重擊旗下音樂網站 Taiwan Beats 採訪編輯、第四屆中壢發條音樂節行銷組長。現為「台灣搖滾映像誌」共同策劃人暨主編、「台灣音樂書寫團隊」成員之一,並於好意思 Café 擔任演出活動企劃。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