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日本語

music ally專欄/人工智慧時代的音樂產業:智能助手及隱形介面

0

今年 FastForward 音樂產業交流會議的「未來科技」論壇。(圖片來源:Music Ally)

※ 此文授權轉貼、翻譯、改寫自 music ally;翻譯 / Eli.C

音樂與科技結合而投射出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今年 2 月在阿姆斯特丹舉行的 FastForward 音樂產業交流會議,當中一場「未來科技」論壇深入淺出地談論了可能的想像與實踐,話題從虛擬實境開場、涵蓋到聊天機器人與語音智能助理的應用、以及人工智慧對於音樂人與音樂產業的意義。在討論過程中,數位媒體顧問公司 We Make Awesome Sh 的創意暨設計總監 Rob Hampson 以其子公司 The Bot Platform 開發的聊天機器人為例,分享他們協助 HardwellAxwell Λ IngrossoOlly Murs 等音樂人處理臉書訊息及販售商品的經驗。

「我們內部的統計數據顯示,聊天機器人與粉絲的互動率很高,討論數、互動次數都相當多。」Rob 表示:「投資聊天機器人是可以得到回報的……以 Axwell Λ Ingrosso 這個樂團為例,他們使用聊天機器人的前三個月,就已售出總價為一萬英鎊的周邊商品。」他也強調,聊天機器人並不會刻意隱藏自己機器人的身份,粉絲大多都知道自己並不是在與 Olly Murs 本人聊天。當然,如果機器人能讓粉絲感覺自己是在跟真人聊天,那也不錯。「我不認為機器人該把自己假裝成藝人,這樣會造成很多混亂。」Rob 補充道:「這些聊天機器人就像是機器人版、自動版或電腦版的藝人。他們可以將巡迴日期、新專輯發行等資訊直接寄到你的臉書 Messenger。這和更新動態時報不同,這是一對一的訊息,且讀取率高達 99%。」(原文編按:或許可以設計一個功能,在某特定時間,讓藝人本人短暫地充當機器人的角色,不僅有趣,也可作為一種公關活動操作手法。)

The Bot Platform 以 Axwell Λ Ingrosso 為例,演示如何在臉書 Messenger 運用機器人與粉絲互動。(圖片來源:The Bot Platform 網站)

售票平台 StubHub 資深產品經理 Sam Flamand-Gloyne 表示,該公司也在實驗聊天機器人的可能性,並解釋為何通訊軟體的自動聊天介面如此吸引人。「對我來說,聊天機器人絕對是新一代的搜尋引擎,而且在各方面能力都更加強大。」可能的原因有二:第一,現在非常多人使用通訊軟體,Facebook Messenger 與 WhatsApp 各有十億個活躍用戶;第二,比起在搜尋引擎中打入關鍵字查詢,有些東西用對話式的介面處理會更方便、更有效率。英國華納音樂數位部副總經理 Emmy Lovell 也同意 Sam Flamand-Gloyne 對於聊天機器人的看法,她表示:「我非常期待這個新功能,它將取代傳統的搜尋方式,初期我們也觀察它是否能取代網頁。當然,使用個人化網址(Vanity URL)就變得很重要。」至於機器人該以何種形式與粉絲互動?「讓機器人假裝成藝人本人是絕不可行的。粉絲與藝人間有非常緊密、真誠的連結,如果讓機器人越界假扮真人,只會破壞與粉絲的關係,並永久流失粉絲。」Lovell 說:「我們會實驗各種情境,看看哪些是完全可行的、哪些是粉絲知道對方不是真人但仍產生有效互動的、還有哪些是完全不可行的情境。我們不斷地學習中。」

在聊天機器人的話題告一段落之後,論壇的主題接著轉到由於 Amazon 高人氣喇叭 Echo 與其智慧人工助理 Alexa 而引發高度討論的語音互動技術。Sam Flamand-Gloyne 指出,Google 預計在 2020 年時達成語音搜尋超越文字搜尋的目標,此訊息也顯示出這項科技的發展非常迅速。Rob Hampson 說道:「對於末端使用者來說,科技越來越無形,這是非常有趣的。舉例來說,Amazon 的 Echo 並沒有一個可見的使用者介面,你只要對著她說話即可。」他繼續探討這項科技有趣卻又令人擔心的下一步,即科技裝置的個人化。符合不同人的需求是好事,但另一方面,這種個人化正是透過蒐集大量個人隱私的資料而實現。「我們會與這些科技裝置對話,整個過程的資料就會被蒐集下來;而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普及,你將發現不管在車上或是任何地方,Amazon 的 Echo 都無所不在。」Rob Hampson 說道:「隨著這項技術逐漸發展成熟,或許有那麼一天,Echo 會知道我在開車的時候,喜歡聽什麼曲風的音樂;或是透過我的手錶偵測到的心跳速率,能分析出此時我可能想聽什麼樣的音樂。」

Sam Flamand-Gloyne 也同意個人化的語音控制在未來會有更廣泛的應用,其中也包括售票。「未來大家買票的方法可能會變成,和 Alexa 或 Google Home 說『嘿,我這週末想跟朋友出去玩』。然後你的裝置會回覆你:『我知道你特別愛跟這些人出去玩、我推算過你通常會花一百美金去看演唱會、我剛好發現這週末你愛的樂團會巡迴到你住的城市。』接著我就可以打電話給我的朋友們,詢問他們要不要一起去看演唱會。」Emmy Lovell 對此也持正面態度,並說明在近期的一個案例中,Amazon 是如何把一位音樂人的介紹應用在 Alexa 「每日一聞」(Fact of the Day)功能中。她說道:「上週四是紅髮艾德(Ed Sheeran)的生日,當你對 Alexa 說『早安』時,它會回覆你一些紅髮艾德的相關資料,包含今天是他的生日、以及他目前有兩首歌高居英國榜第一、第二名。這樣的互動很有趣,我非常看好這個科技的前景。」Lovell 對於 Alexa 能替音樂人販售專輯一事也十分樂觀。她認為這代表 Amazon 願意將音樂視為新事業裡重要的一部分,並在規劃 Alexa 的功能時,把音樂列入首要考量。

然而在此同時,她也期待有更多業者跟進。「只要 Apple 把該做的做好,絕對能帶來更棒的體驗。它們有 App Store,它們的硬體、軟體技術都很好,它們的資料庫也非常豐富,絕對有能力提供個人化的語音控制服務。」她表示:「Amazon 目前佔上風,是因為它們是市場先進者。但是 Apple 除了有很棒的技術外,還有很強的行銷能力,能將冰冷的科技包裝成人性化的應用。至於 Google,也得努力追上這波潮流。科技的發展真是令人興奮。」她繼續說道:「目前 Amazon 還沒有將個人資料整合到這項服務裡,一旦他們成功整合,一切將勢不可擋。剛好 Apple 最擅長的就是資料整合,若 Google 也成功整合的話,我們都知道,整個世界將會有巨大的改變。」

關於作者

Taiwan Beats

本帳號將會代表 Taiwan Beats 編輯部,以及發表各方投稿,針對台灣流行音樂產業提出心得與建議,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