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日本語

吹音樂主編阿哼:你還是要說一個故事,而且是要用文字說故事

0

(攝影 / 黃詠靖)

從 70 至 90 年代之間,台灣本土的雜誌像是《滾石》、《搖滾客》或《非古典》是許多西洋流行/另類樂迷吸收資訊的重要管道。2000 年之後,因為個人網站、BBS 論壇,再到 YouTuber、粉絲專頁的出現,音樂資訊獲得的來源,已逐漸轉移至網路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另類音樂跟隨著網路發展而興起並獲得更多討論,許多年輕樂評開始將目光轉移至國內,更貼近現場去書寫正在變化的場景。

阿哼是新生代相當受到矚目的九零後樂評,文字散見於各大媒體平台。大學畢業之後,他從欣音樂編輯再到吹音樂擔任主編,專訪過許多音樂人,書寫音樂的方式更為議題導向,已跟所謂「側標式」的寫法有很大的差異。

最近他以報導寫作方式書寫的〈讓我們來談談「中國腔」〉,再度引起許多人的討論。

現在接觸音樂主要都透過哪些平台呢?主要是透過網路吧?

嗯。因為工作需求一定會聽 StreetVoice。現在蠻常使用 Spotify 的播放清單、追蹤 NPR(National Public Radio)的新歌精選。還會訂 Allmusic 電子信。我常常是知道一個新名字,然後把他的專輯弄成播放清單存起來,有空的時候就聽一下。

所以說,現在音樂串流平台好像有點取代過去媒體的功能?

我覺得沒有衝突吧?串流的目的還是要被聽被點閱,取向很明顯。但音樂媒體有時候要討論比較深的東西,服務的不是被聽到這件事情。所以我覺得功能不一定是重疊的。

你現在做的音樂網站,也是整合網路上一些很零碎的資訊,然後傳達給大眾。所以說,內容產出有沒有一個比較中心思想,而不是只是一個跟風的角色。或是說怎麼樣變成一個「概念專輯」,而不只是精選集?

我覺得很多人看音樂媒體,好像會把與音樂相關的東西就納進來,或是說只是推廣音樂的媒介。但好像可以做的事情不只是這樣。吹音樂畢竟還是一個新聞平台,還是會牽扯到寫作的層面,所以邏輯會跟一般寫音樂的人、推廣音樂的人不太一樣。

你還是要說一個故事,而且是要用文字說故事。

我覺得有些議題就是要被統整,不是只有一個角度,或是只有自己的角度。現在我就不喜歡寫只有自己角度的評論。

何謂你所說「自我角度」的評論呢?

我覺得網路現在就是「眾聲喧嘩」。然後你把自己丟下去,不一定會產生一個有效的溝通或是良性的批評。

舉例來說,最近〈中國腔〉這篇文章。「中國腔」是一個有很多人提出批評的現象,但是怎麼生成?到底是什麼?是一個迷思?還是一個存在?造成的影響是什麼?這些題目都沒有人去討論,很多人只是把標籤化在那些樂團身上,表達自己不喜歡那些樂團的音樂,或是那些樂團現在被追隨的狀態。

所以,我試著去寫那篇的狀態是,可以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探討這件事情,或是至少有一個向前邁進一點的討論。

但,顯然大家其實是願意去思考的。我覺得更有趣的是,有些人會在文章出來之後說「中國腔不是一個問題,我們不要討論」。我一開始覺得這個想法蠻奇怪的,它就是一個被提出來的名詞,其實有造成一些影響,為什麼不去討論它?但,後來我覺得是刊出了這篇以後,大家突然覺得「中國腔」不是問題,那可能才是這篇文章更大的目的吧?

但就我了解,〈讓我們來談談「中國腔」〉與過去在欣音樂時期的〈音樂人邱比在《中國好歌曲》上的現身,為何是台灣音樂的警訊?〉相較,兩篇文章看事情的角度就有差,現在會想要把「我」的主觀立場給隱藏掉嗎?

我覺得不完全是隱藏耶。

因為以前那樣把「我」丟出來是一個很內耗的事,你就只有自己。然後在網路上有很多「球」會丟過來,可是你無法即時吸收,很多人在討論也只是三言兩語,背後可能有很多想法,但常常化作「不認同就講簡單的酸話,或是說認同就給分享」。

但是,這些對於寫作者來說,我覺得不是健康的。因為你沒有先跟別人討論過,然後把這些東西統整起來。因為在採訪過程中,自己也是會成長、也是會知道其他事情。但如果只是像以前那樣丟出來,那只是一次性的爆發,我覺得那不是很長久的做法。

(攝影 / 黃詠靖)

你現在還會寫樂評嗎?台灣現在的環境是說,大家可能對某一位藝人的名字或是作品本身就已經不熟了,直接跳到評論恐怕會沒人能理解。所以必須要多花一些篇幅做基本介紹之後,才能進階到評論。

會,有些東西就是任務型,就是一定要那樣子做呀!

我覺得回歸寫作面,你要滿足自己,一定不會光做基本的介紹就滿足。有些你覺得寫起來很幽默的句子,你不用怕別人看不懂,某種程度上,你的自娛才是你寫的目的吧?有時候你要區分一下,什麼是讓你有成就感的寫作,不然你會覺得自己一直在工作很痛苦。

當然介紹音樂時,不免會牽扯到品味的問題。所以我想問說,身為一個音樂編輯在報導一個作品時,你覺得大眾品味重要還是個人品味重要呢?

我在做報導時,大眾的品味會放優先,但是不代表個人品味會消失。

可能也要理解你所處環境的大眾到底是什麼?簡單就是說,StreetVoice 上面很紅的歌,還是要知道一下。當然還是要選擇一下,上面常常有「類」民謠的東西出現,但還是會偶然發現〈我還年輕 我還年輕〉這首歌很紅,自己也從裡面聽到一些東西,這就是個人品味介入了。你知道大家會開始討論這個團,所以就要趕快去專訪。那篇文章對樂團是第一次更被大家認識的窗口。然後對你的媒體來說也是一個幫助。

不論是大眾或是個人品味的議題,媒體操作的技巧都十分重要,你有什麼心得是可以分享的嗎?

我現在都不刻意操作這件事情。

我真的都是看他有沒有在起來的幅度上,然後再去借力使力而已。因為我覺得你花好多力氣在操作別人爆紅這件事情,那個用意與媒體本身要做的事情是合的嗎?

我覺得吹音樂首要定位是要關注潛力新人的媒體。所以我就是要讓大家知道,我們有在關注很新的人這件事情,你一定要先讓大家知道,你有這個視野抓到他們想要關注的那個人,而即時可以丟出他們想要的東西,我覺得比較長久,或著是說,你會跟這個產業的聽眾頻率開始拉近。

換個方式說,你在報導正在崛起的音樂人,還是有一些方法吧?怎麼跟同溫層以外,述說他們的故事呢?

我後來發現提音樂的事情,可能要聰明一點。因為我們以前訪問,可能就是這首歌有什麼故事?然後就把這件事情寫出來,但其實這件事情很無聊⋯⋯

我那時候寫 XHARKIE,她就是把自己憂鬱症這件事情講出來。但是,我也不會只寫說她很憂鬱症很痛苦⋯⋯。我會寫說那個源頭是她很想要變得很厲害,跟她精神上的壓力是契合的,跟專輯裡的故事、樂團解散的事情是有連結,雖然表面上好像在「獵奇」人家的疾病,但其實談的還是音樂,那就是她創作本身的故事呀,而故事不只是你如何寫出這首歌。

所以那篇 XHARKIE 的專訪,有幫助她獲得更多關注嗎?

好像有耶。但後續還是要看他們的作品,這就是我說的,雖然這些東西可以在文章上操作,但藝人最後還是要回歸作品有沒有打動人。

(攝影 / 黃詠靖)

我發現一個問題,台灣音樂新聞會無趣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唱片公司會擋下一些事情。

我覺得可以反過來說是媒體的問題,因為藝人丟出這些,不知道會怎麼樣被攻擊,所以最後會選擇一個「中性」的狀態。我覺得這也是我們(媒體)的尷尬,我們到底把自己定位成什麼?我們把自己比較定位成像是音樂討論,但是他們看我們可能還是媒體,他們對媒體的想像就是會放大一些很恐怖的議題。

關於藝人之間的鬥嘴(牛肉)會採取什麼樣子的態度?

假如你要生產這個就要一直生產,但以人力的分配來說就很危險,要嘛就一直衝到底,真的像壹週刊一樣。反而變成中庸是一件更大的缺點,寧可還是不要。

因為我們寫的就是台灣的泛獨立音樂圈,聽眾的數量就是那些人,他們可能從臉書上就看到這件事情了,所以何必再從你身上又看到呢?或是身在其中的當事人,他們本來就知道這件事,為什麼要透過你的報導再知道一次?

現在可以從網站後台看到瀏覽量,數據是否會影響內容層面的策略?

會。你就是一定要有一些長效型的文章出現,比如說 9m88 或是老王樂隊的專訪,永遠會一直在點閱的排行,因為他們就正在起步的階段。所以就像我剛剛講「你要在新人開始受到關注的時候去當那扇窗戶」。

怎麼看待社群時代的 YouTuber 樂評的興起呢?是否會取代傳統文字的功能。

我們跟 YouTuber 最大的不一樣就是,YouTuber 生產任何短片、歌,其實就只是一種流量產品。但我們是為了歌要被聽到,那我們要開怎麼樣的路徑?文字擅長的人用文字的方式,也有影像方面才能的人,我們就試著去訓練這樣的人,我覺得是兩種不同思維。

不是影像取代文字這件事,而是人的注意力就那麼有限,你怎麼跟那些人爭注意力而已。

那怎麼看待像 stu sis 這類非影音網紅呢?可能會在個人粉絲專頁上替歌曲評等,或是跑去藝人的 YouTube 頻道下面留言的行為。

你看 stu sis 丟星星不是單純針對一個人,而是所有人都丟,所以產生「自助餐式的認同」。現在不只嘻哈圈,他什麼都會去留言,〈迷惘美〉也可以留。他的量產是一個勝利的關鍵。

還有什麼想要補充嗎?

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情,我們都有一種服務音樂人為主的心態,而導致文章沒有人看。因為要讓音樂人看到,所以就服務他們要講的東西,但是忘了在乎聽眾這件事情⋯⋯。

聽起來有點慘。最後一個問題是,台灣當下的音樂媒體環境,你覺得少了哪些東西?

我覺得就是少了寫手,以及寫作的問題。圈外寫作者不會想說,自己有 sense 去寫音樂;關心音樂的人,自己也不覺得是寫作者。我覺得很多寫樂評的人都很難自稱自己是作家,但是這個自信,我覺得要重新建立。

Taiwan Beats 免費聯合講演會:音樂資訊傳播的未來

主持人:小樹(StreetVoice 音樂頻道總監)
講員:DJ Rainbowchild(前耳朵蟲網站主編)、阿哼(吹音樂主編)
時間:2018 / 8 / 3(五)19:00-21:30(免費活動)
地點: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127號4樓之1(泛科學院)

講題:
探討音樂傳播之文化形成/資訊載體的未來想像

*主題僅供參考,主辦單位保有調整及最終解釋權之權利

關於作者

音樂文字工作者,從唱片行店員到音樂編輯,退伍後的工作皆跟音樂有關。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