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日本語

耳朵蟲前主編 DJ Rainbowchild:我覺得 DJ 與音樂編輯都是在做一個「撈選」

0

(攝影 / 黃詠靖)

實體唱片產業的產值在上世紀末來到最高峰,但短短數十年之間,遭遇網路所帶來的巨大衝擊,數位串流平台則成為人們主要聆聽音樂的管道。音樂雜誌當然也面臨數位化的趨勢,許多英美歷史悠久的音樂權威媒體,像是 Spin 與 NME,也從紙本轉型成為線上刊物。

我們處在社群媒體時代,網紅型樂評竄出,取代過往「側標式」樂評獲得矚目,人們接收音樂資訊的方式,已經與過去有很大的差異。

而經歷過千禧年瑞舞風潮洗禮的 Rainbowchild,除了以 DJ 的身份在派對間游走,更曾是廣播主持人,以及台灣知名電音網站耳朵蟲的前任主編,目前是 KKBOX 電音分類的客座主編,產業經驗十分豐富。

Rainbowchild 站在音樂文字工作者與 DJ 的雙重視野,跟我們分享身為一位全職的音樂推廣者,在這個當下的想法。

現在主要透過哪些媒體平台吸收音樂資訊呢?

我從五、六年前開始使用 RSS。我大概會從一百多個網站接收資訊。電音資訊最主要的來源有幾個,包括 DJ Mag、Mixmag、Dancing android、Your EDM。然後,我會再看一下 Spin、Rolling Stone 做補充,它們有時候會丟出一些奇妙的電音專題,從「搖滾圈看電音」之類的文章;產業面的話,我會看像 Digital Music News、Hypebot 等;我還會看一個很怪的來源叫做「36 氪」,一個中國科技產業的網站,經常會出現音樂產業的評論。

那聆聽音樂的方式呢?也是用 Spotify 嗎?

Spotify 應該是我最後一個集中點了。因為我要聽的東西跟一般流行的音樂可能會有一點出入。我常使用 Traxsource、Beatport 這些賣 Mp3 的網站。前段當然還是媒體,因為媒體會比較快。此外,我有跟 KKBOX 合作案子,所以我每週會把 KKBOX 所有電子類的「最新發行」都翻完。

吸收這些音樂資訊的來源,跟十多年前的差異呢?

即使是 16、17 年前,最主要的方式還是唱片行,當時唱片側標是蠻重要的資訊來源。因為側標也都是由一些認識的朋友所寫。他們都花很多時間在寫側標,因此資訊、脈絡都很清楚地交代在幾百字裡面。

因為電子音樂的特色,你在吸收資訊上會受到某些 DJ 播放的音樂所影響嗎?

當然。

實體唱片的時代,聆聽音樂通常透過買實體。所以很多時候,你只能從某位 DJ 的播放過程,聽到某一些的歌曲,那是我們一般舞客無法取得的音樂。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我一直都很喜歡 DJ Victor Cheng,一位台灣很有名的 House 與 Techno 的 DJ。他在 2008 年以前一直都在台灣,表演的時候都會介紹很多新的音樂。

聊到 DJ,因為你本身也是一位 DJ。書寫音樂文字與 DJ 都是向大眾推廣音樂,所以兩者對你而言,有相似之處嗎?

我覺得兩個工作都是在做一個「撈選」。

我剛好看到一個很有趣的說法「DJ 的工作就是讓別人不要聽那麼多垃圾」。我自己很明顯就是在做這樣的事情,聽非常多的音樂,可能只留下百分之一,甚至兩百分之一的東西,再推到大家的面前。

然後看文章也是類似的狀況,我的 Feedly 每天大概都會流過五、六百篇文章。事實上,真的有意義必須告訴大家的,有時候一天還不到一篇。所以我覺得這個部分是最類似的。

但兩種工作都會遇到類似問題,DJ 的部分可能是說,現在只要放某首金曲,台下就會很嗨。文字則是現在某位藝人很夯,報導相關議題就有人看。你怎麼選擇品味這件事情?

折衷是一定需要,當然也有人不折衷。

有很多 DJ 是選擇不折衷,比如說很多放 Techno 的 DJ,他是完全沒有在管台下的感受,他只是把自己的想法發揮出去。當然也有一些 DJ 的做法會考慮到大眾想聽什麼,然後適時丟出他們想聽的東西,沒有絕對好與不好的分別,只是不同 DJ 的選擇問題。

但從自己過去的經驗而言,你覺得堅持或折衷品味這件事情,哪一個得到的反應會比較好呢?

我在 DJ 的時候,音樂播出去立刻就會知道台下的反應好不好;文字的部分,確實有一些很難捉摸的地方。

我做耳朵蟲的時候感觸較深刻。我們有一段時間的目標是找很多很多的讀者進來,因此做了不少通俗的報導。我甚至會把一些 DJ 的八卦新聞,再用中二的語氣寫成一篇報導。例如我寫一篇關於 Skrillex 或 deadmau5 的報導,大家感受沒那麼強烈。但有時候我覺得這件事情沒什麼,沒有花很大的心思去寫,反而大家都在傳,也搞不清楚為什麼。我就花很大的時間了解在文字方面,大家看到的是什麼東西?你會發現,分享多的原因通常是「那個 DJ 比較紅,而不是事情比較有趣」。

這個是心理學上的問題,很多人看事情,往往先看這件事情,跟他有沒有關係,然後再看事情本身有不有趣。於是變成一個,我自己不太喜歡的狀況:經常需要寫一個比較有名的 DJ 或製作人的文章。

後來,我就慢慢形成一種做法。我做了一個小小的實驗,從那些名人裡面挑一個特別喜歡的人,然後給他一個綽號:deadmau5 就給他一個綽號叫做「鼠爺」。然後我就一直寫他們的文章,跟我的讀者拉近關係,後來發現這個做法有效。

所以不是說寫一個跟名人有關的文章就一定有點閱率,重點還是在作法上。

對。因為現在資訊量那麼大,要引起大眾的關注就變成一種技巧。

因為 deadmau5 剛好有發表這件事情的看法,所以我就假託他的口「這個新聞,鼠爺怎麼說⋯⋯」我其實要講的是那個新聞,偏偏又套一個鼠爺,再加一段我的評論。從這個過程中,慢慢摸索現代人閱讀的習慣。

此外,一開始在做耳朵蟲的時候,我們有試了幾個很長篇的文章,反應還不錯。但是,我們有一個很直覺的想法就是「也許年輕人不喜歡看太長的文章」,然後短的文章有時候會中,有時候不會中。後來我發現有些事情其實寫長反而好,因為讀者的對象不太一樣,事情明明就針對願意思考、思辨過程的讀者,那你就不應該寫短,完整地把你的想法交代清楚。

所以一開始應該想清楚,題材到底針對的是誰。

(攝影 / 黃詠靖)

你在 KKBOX 擔任客座主編這段期間,有沒有運用策略性的報導,成功讓一位藝人獲得更多矚目?

我比較幸運的是,因為來找我訪問的人,很多已經有一定知名度。

所以,我會讓他們的面向更多元一點,我可以舉一個例子就是 Steve Aoki,因為他在電音族群的印象裡多半是「蛋糕哥」,但是他有一些面向沒有經常展現在大眾面前。例如,他大學時期念性別相關學位,現在就很少被別人提出。然後,他的慈善事業是做很有趣的腦部科學研究,議題十分有趣。我那時候就決定做這部分的採訪,讓大家看這位藝人其實有不同的面向。

對於藝人之間的鬥嘴(牛肉、diss),你會用什麼樣子的態度來處理?

電音圈會比較集中操作「牛肉」新聞的,多半是那種從部落格出身的新一代媒體。至於傳統的像是 DJ Mag、Mixmag 就比較不會操作這些。

我覺得這個東西有點意思,有點像是網路時代的特色。因為網路時代,聽眾與藝人的距離很近,變得很容易炒作這些事情。

相較之下,以往可能是炒作花邊新聞。diss 則是變成再升級,讓藝人去吵架,然後吵架的過程中,把每個人的特色顯現出來,這是我在耳朵蟲的一段時間,集中在做的事情。

後來我發現一個有趣的地方是,媒體似乎逐漸成為一個吵架新聞的平台,音樂的比重就減少了,或是說他們(讀者)把這些視為音樂性的一部分,這個我不太確定。

你可以從耳朵蟲網站後台看到瀏覽量,那數據是否會影響內容層面的策略?

因為我會替每一篇文章做基本的定位,「電音綜合資訊」就是一定要有的文章,可能是某人的死訊、某台機器出來了、某個製作人推出新專輯……,但我通常不會太在意這些文章的點閱率。

但是,我就非常在意「牛肉」的文章,可能每個小時去看一下狀況,然後假設覺得不好,再調整一下圖片、標題重新上一次試試看。然後,還有一些長效性的文章,一段時間沒有在動的話,也會去調整試試看。

社群時代的 YouTuber 樂評興起,他們十分仰賴影音傳播,文字的功能在將來會被取代呢?

因為臉書現在一直在努力處理音樂播放的版權,我相信臉書的直播很快就會大幅度的急起直追。所以不管是臉書或 YouTuber,應該都會吃掉所謂比較不需要深層資訊的人。但,陳述一些觀點的時候,文字有很多方式可以把觀點表現得更好,那不是影像可以輕鬆做到的事。

那怎麼看待像 stu sis 這類非影音網紅呢?他可能會在個人粉絲專頁上替歌曲評等,或是跑去藝人的 YouTube 頻道下面留言的行為。

現在的網紅平台,特別像臉書提供那麼多互動方式之後,類似東西的出現是很容易想像的。

我在 EDM 社團也有觀察到一個現象,有時候講太多話並不會得到太多反應,但如果你在裡面丟一首歌會得超多的讚,許多歌迷其實是期待一個表達自己對喜愛事物的管道。

你也有在 KKBOX 分享歌單,但是串流平台或 YouTube 本身的數據資料庫的演算功能越來越強大,可以越來越精準預測出使用者的品味,是否將來樂評或是音樂媒體在推薦音樂方面會受到挑戰呢?

目前來說,人類應該還是有很多發揮空間。

現在就我知道 AI 歌單的部分,Spotify 或是其它的演算公司,目前的重點還是在音樂類型,但是情境歌單的部分,還是由人產生的,例如晚上要聽什麼歌?這些情境與品味其實還是人去生成的。

我過去做歌單的經驗,假使在做運動歌單的話,我會做好多個不同類型的運動,作法就是把類型丟進品味裡面,需要一點類型的知識,品味必須是人實際去運動,然後在這種感受之下,理解怎樣的音樂去做搭配。

但我沒有保證說,情境歌單未來一定不會被 AI 所取代。

可以分享一下寫過比較印象深刻的文章或報導嗎?

我在耳朵蟲做了一個系列報導是「派對與臨檢」。主要會做這個專題的原因是台北有一段時間,突然很多派對場合一直連續被臨檢,那時候我和阿雅採訪了舞客、律師、警察,然後去談派對臨檢與搜索的問題。因為這些事情在台灣發生的歷史很久了。當時報導了之後,重新將這個議題搬到檯面上,真的有店家來跟我們聊一些事情。

最後一個問題是,你認為台灣當下的音樂媒體缺乏什麼?

我看國外擁有核心群眾的專業音樂媒體,目前應該是沒有會消失的感覺。

台灣的問題是,我們有個很不利的地方,核心群眾的培養數量不夠多,沒有累積足夠的人,所以現在這個階段,沒辦法順利的轉型數位。因為像電音這塊很失敗的地方是,我們過了 2000 年左右的高潮,但是事實上並沒有累積非常多的群眾。最後很多資訊是依附國外所產生,我們沒辦法產生本地的資訊。

還好目前看起來,獨立音樂的狀況不是這樣子,核心群眾多很多。

Taiwan Beats 免費聯合講演會:音樂資訊傳播的未來

主持人:小樹(StreetVoice 音樂頻道總監)
講員:DJ Rainbowchild(前耳朵蟲網站主編)、阿哼(吹音樂主編)
時間:2018 / 8 / 3(五)19:00-21:30(免費活動)
地點: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127號4樓之1(泛科學院)

講題:
探討音樂傳播之文化形成/資訊載體的未來想像

*主題僅供參考,主辦單位保有調整及最終解釋權之權利

關於作者

音樂文字工作者,從唱片行店員到音樂編輯,退伍後的工作皆跟音樂有關。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