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日本語

音樂雙胞記 那些似曾相識的孿生歌曲

0

想像某天懶散的早晨,你躺在沙發上看著電視,卻意外在螢幕中看到長相、聲音和你一模一樣的人,你覺得他會是誰?失散多年的雙胞胎兄弟姊妹?萬中選一的最有緣份陌生人?這可能是電影劇情,也可能是許多台灣鄉土劇無極限劇本中的劇情發展,在相遇那刻,不免都有相同疑問「你是誰?為什麼我們長得一模一樣?」

若將音樂視為作曲家的孩子,在茫茫音符海中,是否也有發現這些攣生兄弟姊妹的機會?當旋律在耳朵相遇,你一定有過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好像在哪聽過?」這時候不來個滴血大認親就太可惜了。來,一起來瞧瞧這些音樂界的雙胞胎吧。

異卵雙生

異卵雙胞胎,其兩個卵子各自受精而成兩個獨立胚胎,他們同一天出生,但擁有不同的樣貌或性別。屬於音樂的異卵雙胞胎又是如何呢?兩首歌曲,依照主旋律、編曲與曲風類型等來看,有不同的外型樣貌,但仔細聆聽則能發現某一句或某一段的相似趣味性。以下來聽聽七組中外範例。

1.   林凡〈五天幾年〉vs. Nichole Nordeman〈Holy〉

因為熱門電視劇《犀利人妻》,身為片頭曲的〈五天幾年〉,可說快被大街小巷播爛幾百遍,若覺得膩了,來試試福音歌手 Nichole Nordeman〈Holy〉,前奏一下應該便令你熟悉,跟著一起唱:「如果說這是愛/醒來好像夢一場」也別有一番樂趣。


2.   汪峰〈勇敢的心〉vs. Simple Plan〈Crazy〉

「這是飛揚的感賊/這是自由的感賊~」 汪峰的歌曲總是堆疊著濃濃情緒,讓聽者跟著一起嘶吼,甚至淚如雨下,覺得很瘋狂嗎?那一定要搭配 Simple Plan〈Crazy〉,聽聽副歌吶喊的「Is everybody going cra~zy?」即使節奏不同,還是能一起瘋狂感賊~


3.   五月天〈垃圾車〉vs. Charlene〈I’ve Never Been to Me 〉

同樣一首可拿主歌與副歌旋律相互對比的範例,先聽聽〈垃圾車〉的主歌「雖然你脾氣壞/對待朋友又差/凸槌又更愛牽拖」,再聽聽經典歌曲〈I’ve Never Been to Me 〉的副歌「Oh, I’ve been to Georgia and California and anywhere I could run」,男女聲各有不同演譯。


4.   陶喆〈說走就走〉vs. Backstreet boys〈If I Don’t Have You〉

有時候不僅在旋律上有相同「默契」,就連要說的話也可類似,一個唱著說走就走,另一唱著若我沒擁有過你?同為挽回金曲,要用歌曲挽回一個人的心,你要唱哪首?A:「就昨天/當我在你的房間」,B:「Everyday, girl, I wake up and pray」;A:「說走就走~」,B:「If i don’t have you~」


5.   Avril Lavigne〈Girlfriend〉vs. The Rubinoos〈I Wanna Be Your Boyfriend〉

這兩首的副歌對比應該是最有趣味的,一邊唱著:「Hey(hey)you(you), I want to be you girlfriend」,另一邊唱著:「Hey(hey)you(you), I wanna be your boyfriend」,兼顧需要告白的大家,不論想要男朋友還是女朋友,摻在一起跟著牛丸一起唱跳就對啦。


6.   Radiohead〈Creep〉vs. The Hollies〈The Air That I Breathe〉

湯姆先生說過他討厭這首成名作,至今已很少聽到他再度公開演唱。這兩首到底有沒有這麼類似呢?吵了好久,最後 The Hollies 的 Albert Hammond 與 Mike Hazlewood 都被列為共同作者。


7.   The Beach Boys〈Surfin’ USA〉vs. Chuck Berry〈Sweet Little Sixteen〉

兩首經典歌曲,但一山還有一山老,1963年的海灘男孩對戰1958年的搖滾先鋒查克,傳奇影響經典。話說回來,誰沒受搖滾先鋒影響呢?後輩只好致敬再致敬。


同卵雙生

由同個受精卵分裂而成的「同卵雙胞胎」,分享相同的基因與性別,外貌極度相似,需仔細觀察方能看出端倪。既然是同卵,兩首歌曲乍聽之下必定有高比例的相似度,無論是音樂氛圍與旋律,應該可輕易指出相似處。所以剩下的差異呢?大概是個性吧。以下聽聽三組「相似不思議」歌曲,到底算不算同個媽生的,就交給各位看官的耳朵決定啦。

8.   許志安〈我未夠好〉vs. Radiohead〈Nice Dream〉


9.   Tank〈曙光〉vs. Melanie C〈Reason〉


10.   胡彥斌〈尷尬〉vs. Hoobastank〈Crawling in the dark〉


有人說音樂創作是在資料庫中尋找旋律與節奏,再經「排列組合」而成;也有一種說法是這些歌曲早就存在了,只是藉由不同人將之產出。無論要擴充資料庫的容量,或是努力尋找心中聲音,持續聆聽、持續創作,發掘自己獨有的方式。對於聽者來說,最期待的應該就是感受驚喜且有想法的聲音來刺激耳朵的那刻。

所有辛苦育兒的創作者們,繼續堅持生出好孩子吧!

(本篇轉載自欣音樂,作者為-C≡C-)

關於作者

欣音樂

音樂是一種信仰,在音樂的世界裡沒有教條,沒有規章。 唯一的教義是:Music makes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In Music, We Trust!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