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日本語

數位化帶來的危機:布萊恩伊諾談科技與流行音樂

0
brian-eno-1

英國作曲家、製作人和音樂理論家布萊恩伊諾(Brian Eno)

文/Cello

在談這個題目之前,我們先摘錄一段 Vinyl Factory 對 Brian Eno 的訪談

唱片業的歷史若從搖滾樂講起,可以分為「類比時代」(analogue era)與「數位時代」(digital era)兩派。類比被視為較具真實性,而數位等同於人為化的結果。195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中期,類比錄音的擁護者主張,類比可讓音樂人在唱片中的表現和在舞台上一樣好。不過1980年代晚期,進入了數位時代後,音樂人呈現出的作品被期待不只要好,還要更好。數位工具成功地讓大部分不顯眼的歌手、鼓手或吉他手變得更加「專業」。

當然,這個模式是過度簡化了事情,它忽略了數位科技帶來的方便與利益,尤其某些花費相對較小的家庭錄音設備,的確讓錄音更加大眾化。但擁抱高科技的同時,我們是否逐漸失去許多人性化的、製作音樂的核心本質?是否給予機器過多的權力?光芒是否早已取代了實體本身?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也許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並不是只有「反科技」的人才會提出這些問題,1960年代即師事新媒體藝術先驅羅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的英國作曲家、製作人和音樂理論家布萊恩伊諾(Brian Eno),近日在接受《Jocks & Nerds》雜誌採訪時,就表示:「身為一位唱片製作人,數位科技讓我開始納悶整個唱片業的走向。」

「這是個大家都正在面臨的問題:我是不是能抗拒誘惑,不使這件事趨於完美?如果真這麼做,損失的又是甚麼?這是件很難的事。因為現在融合一切、修改一切都是可能的⋯⋯或許這麼說太過了,讓我修正一下:我們可以將一切量化。我們可以量化聲音檔讓節奏更趨完美。當然,身為聽眾,大部分我們喜歡的音樂都是未經修飾與修改的。」

「因此,大家關心的問題是,音樂產業的現況到底有沒有因為上述這些事情而有所好轉?假設你正在錄製一首歌曲,而你發現某個音不在拍子上,過去你一定會說,這是個很棒的作品,那就這樣吧;然而你現在會做的是重新調整這個音。因此,你總是不斷地問自己:『我們是不是在做這些調整與修改的同時失去了什麼?像是演出時的緊張感、人性化的情感、最根本的真實感』等等,這確實會讓你對工作室中新科技帶來的新規則產生一定的質疑。當然,也有某些人反擊這種現象,美國唱片製作人傑克懷特(Jack White)在田納西州的工作室便沒有任何數位機器設備。」

美國音樂家、唱片製作人傑克懷特(Jack White)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用電腦作業時不要使用還原鍵。如果你這樣告訴自己:『今天我要用電腦寫出某樣東西,不用還原鍵,就像我是用紙和筆寫出來的那樣。』天啊,這可是截然不同的心理狀態!因為,你會在寫之前先想過一遍。我不是說『復原』這件事情沒有任何好處,這只是個好玩的嘗試,並提醒自己在編輯與書寫這方面,你有多依賴電腦這個新科技。

◎當工具有限制,你就能發揮到淋漓盡致

「過去技師們擁有的資源相當稀少,而且那些技師對這些資源有充分的了解。如果你只有兩支麥克風、一個動態壓縮處理器(調節音量大小變化)、和幾個前級擴大機(放大兼修飾訊源),你會非常了解它們的用途,因為你每一天都在使用。這就像畫家擅長於水彩,水彩是個很具限制性的媒介,但如果你只有這項工具,你一定可以把它發揮得淋漓盡致。那些老式非洲的錄音,或是許多舊式的節奏藍調與1950、60年代的嘟哇音樂(doo-wop)等等,錄製出它們的工具在很多方面都是極為受限的。但這些使用有限資源的人,和這些工具緊密連結,也很清楚如何用其產出令人振奮的結果。」

shadows-cover-new「舉例來說,我曾在西非替一個迦納樂團 Edikanfo 錄唱片,使用一套小型錄音工作室設備和一位技師合作,他有一個取自 Sony 錄音機的廉價麥克風,但他卻非常聰明地把它放在爵士鼓上,錄到了如同鼓本身發出的震動聲;如果你向西方技師展示這套方式,他們一定會取笑你。而同樣的方式也發生在樂器上,有時候他們使用的樂器是非常次等的舊式吉他,但他們知道如何運用這些樂器得到很棒的效果。」

現今73歲,被視為美國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歌手巴布狄倫(Bob Dylan),去年推出翻唱專輯《夜幕倒影》(Shadows in the Night)。訪談中,巴布狄倫解釋:「我只能用一種方式錄製這些歌曲,而這全都仰賴少數的麥克風,沒有耳機、沒有原帶配音、沒有人聲錄音區、沒有分離錄音軌道⋯⋯我們讓音樂以原有的樣貌呈現出來,盡可能不使用科技設備。」


點評:

我一直都很尊敬布萊恩伊諾,如果說要排當今十個最重要的製作人,他一定是前三名。每個給他製作過的藝人,都會有很大轉變,像U2酷玩樂團等,成就往往能更上一層樓。

他很懂得放大藝人不為人知的特質並幫忙藏拙,和他合作的藝人,往往能提升其知性的一面,他不會因為你當紅而買帳,像嗆辣紅椒R.E.M.當時也曾想找他製作,但他都沒答應。

在這篇文章,他提出了對數位的質疑,對於一個最早就在數位世界行走的人,他了解數位文化的問題。

修正、Undo這些已經是我們的習慣,我也反問我自己,我有多久沒有用筆跟紙寫文章呢?從前錄音我們從雙軌類比錄音發展到24軌類比錄音,再從雙軌數位錄音到48軌數位錄音,最後到今天電腦Pro Tools數位音訊工作平臺,要幾軌就有幾軌。

我們有著無限的可能性,不滿意可以任意修改,但是我們在要求精準的同時,是不是忽略了感情面?

由於數位網路的發展,音樂變成唾手可得。從前我們買了一張唱片,因為要放在唱盤來聽,選歌很麻煩,我們會用心把整張聽完;也因為要用錢去購買,我們會珍惜。到了CD,我們聽不到一分鐘,就可以跳去下一首,用心聽的時間已經相對減少;到了現在串流,因為免費,30秒不到,下一首。

你可以說這是一個趨勢,時代在變,我們要接受現實,但是我們現在到底有沒有真的去消化呢?或應該說我們的消化能力是不是已經在倒退。很多人說,現在專輯概念過時,要做單曲。但是身為一個藝人,他們有他們的想法,他們希望群眾知道他們的動機,單曲能呈現嗎?

伊諾說:「這就像畫家擅長於水彩,水彩是個很具限制性的媒介,但如果你只有這項工具,你一定可以把它發揮得淋漓盡致。」,但是現實環境卻有太多選擇,當你打開SpotifyKKBOX,有時候你根本不知到底要選哪一首來聽,最後只好聽一些老歌--因為有品質保證;但如果你是新人,大家會願意嘗試嗎?

我很幸運,我經歷了這兩個年代,但是年輕人根本不知什麼叫「類比」,生活上只有「數位」。人性化的東西己慢慢地消失,未來世界會否變得更冰冷?雖然原文結尾提到,期望伊諾能把兩者結合,但談何容易?

正如潘朵拉盒子,打開後根本收不回來,回不了頭,那怎辦呢?

關於作者

Taiwan Beats

本帳號將會代表 Taiwan Beats 編輯部,以及發表各方投稿,針對台灣流行音樂產業提出心得與建議,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