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日本語

活動記錄/雷雅淇-粉絲自然增長心法分享

0

雅淇5.MTS_20151229_180611.270

雷雅淇/泛科學主編

 ◎甚麼是新媒體?

我們到底怎麼看新媒體?與其問甚麼是新媒體,我們不如問:「甚麼不是新媒體?」第一個我們一定先想到傳統紙媒,例如:電視、報章雜誌。

你可能很好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差異只是載具上的不同嗎?這個答案 對,但也不全對。除了載具不同,另一個很重要的差異就是「社群」。新媒體的特性能讓觀眾不只是看、不只是接收,還能和觀眾有互動,「有互動」這件事就讓社群是多向而不是單向。

台灣最多人用的就是Facebook,Facebook用戶占全國總人口64%,最活躍也最多人使用,所以今天探討的主軸也會多環繞在這裡。

◎社群媒體使用者行為學

  1. 資訊破碎、閱讀時間短:每個人接收到的訊息不再像傳統紙媒編排過後那樣的有邏輯、全面,是非常破碎的,因此閱讀時間也相對短。
  1. 過濾氣泡效應:我們在Facebook動態上看到的每則貼文、廣告都是透過Facebook演算法算出來的,透過這樣的機制決定我們想看到的內容,讓我們有天下一片太平的錯覺――所有人的意見都和自己差不多。例如當初學運盛行之時,無論是贊成或反對,會發現在自己塗鴉牆上的意見是和自己相似的,無法知道另一派觀點是甚麼;抑或是有陣子多元成家的議題,吹起大家將Facebook大頭貼換成彩虹旗的潮流,但若你並未吹隨此活動,會發現Facebook也不會將這樣的潮流不斷推播給你。這就是所謂的「過濾氣泡效應」。
  2. 瘋傳:瘋傳的效果,有好有不好。例如泛舟哥―到現在粉絲團人數已經突破七十六萬;或是最近「一句話惹毛XXX系列」。於是會發現這陣子大家流行的東西會一直出現在你的塗鴉牆上。另外一個是標題聳動的內容,例如「驚呆了,你不可不知的真相!」、「你一定要知道關於XXX的10個真相!」像這樣的內容網站通稱為內容農,雖然有內容,但那些都是不斷在網路上複製、貼上而得的。

那麼,在這樣的環境中泛科學如何殺出一條血路?

先想,你的內容為何讀者想分享?最大的原因就是有共鳴,那這樣的共鳴來自哪裡呢?

  1. 切身性:跟自己的生活或身旁親友有關
  2. 點頭點頭:認同所說的內容或觀點
  3. 唉唷不錯很酷唷:強化自己的個人形象

再來,你的內容還是要有基本功,當然有些方法可以讓更多人看到你的內容。以泛科學為例,我們有幾個大方向來包裝生硬的科學內容:

  1. 大哉問:不管怎樣就是會想問為甚麼。這些內容大家都想問,當它被回答時大家是會想分享這樣的內容的。
  1. 我們離不開這座島:台灣的科學同樣需要被看見,例如:ARRC試射小火箭、南海、台灣電力未來、福衛五號即將升空、台灣氣候變遷等等。
  1. 硬的主題要軟著講,軟的主題要硬著說

硬的主題要軟著講:貝式定理,台灣光子源、資訊遺失悖論
軟的主題要硬著說:洗東西怎麼洗才省水、香蕉皮正著放還是反著放比較容易滑倒

接著,有了這些內容後還是需要包裝,梗必須要比花椰菜多。

  1. 時事梗:七夕、天鵝颱風、八仙塵暴、大腸花、冰桶挑戰
  2. 動漫電影梗:《侏儸紀世界》、《腦筋急轉彎》、《蟻人》、《愛的萬物論》、《露西》
  3. 老梗新用

◎FB演算法―― 闖蕩FB的潛規則

  1. 時間:冷門/熱門時段、平日/假日、即時突發事件(短時間內大量的人轉發分享)
  2. 貼文類型:影片>連結>圖片>文字
  3. 互動:點擊>分享>留言>按讚

如果你的社群經營公式單靠某個社群平台是很危險的,因此社群寶貴的地方並不是粉絲的數字,社群人數雖然是數字,但每個數字背後都代表了一個人、代表讀者,因此我們並沒辦法用任何辦法去操縱這些讀者。
我們其實也不需要買來的社群,買來的社群不僅沒辦法看到輪廓,也沒辦法互動,既然無法互動,那麼但他們並沒辦法黏著在社群很久。
唯有隨時切換自己的角色才能跟上社群的脈動。因為每個人不只是讀者,也是媒體。

關於作者

實習編輯,非本科系仍熱愛影視娛樂相關的一切。 人生樂事除了吃美食、瘋狂看電影外 ,「康熙來了」更是我的精神糧食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