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產業

活動回顧
0 2018 臺北流行音樂國際論壇 Live/in the Moment 創意現場《未來舞台・數位感官》主題演講

2018 臺北流⾏⾳樂國際論壇《Live/ in the Moment 創意現場》於 2018 年 7 ⽉ 3 ⽇在忠泰講廳正式展開,本次論壇主題聚焦於「演唱會製作」。有鑑於 VR、AR、3D 技術的快速進步,全球⾳樂現場的樣貌正在⼤幅改變,結合數位科技的表演讓⼤家趨之若騖,演唱會市場在各地持續成⾧。世界頂尖的演出設計團隊,是如何運⽤嶄新的技術與創意,創造參與者的感官極限,打造難以取代的現場體驗?

人物訪談
0 成立廠牌是場賭博,但總要有幾個傻子來做——專訪派樂黛唱片黃少雍、有貓音樂康秉豐

在唱片賣不出去的年代,該如何經營一間獨立廠牌?電子音樂廠牌「派樂黛唱片」創辦人黃少雍,與專攻民謠音樂的「有貓音樂」創辦人康秉豐,一同分享他們經歷的各種挑戰與願景。雖然辛苦,但當音樂人因為廠牌的資源而被大眾聽見,那就是廠牌設立的價值所在。

人物訪談
0 專訪台灣龐克小說《不三不四》作者 Joe Henley:台灣出色的樂團不能只有我聽到!

你知道嗎?台灣也有自己的龐克音樂小說,而且還是一位不諳中文的加拿大人寫成的。12 年前 Joe Henley 因為大學室友隨口一句話,讓他飛越大半個地球來到台灣,不但與在地音樂人組起樂團,也長期撰寫英文文章介紹許多風格獨具的台灣龐克與金屬樂團,這一切都出自他對音樂的熱愛。

人物訪談
0 從廟會文化找到新的生命力/專訪三金音樂家柯智豪

連續獲金曲、金鐘、金音獎肯定的音樂家柯智豪,向來以其融合現代與台灣傳統音樂的創作手法聞名,近期無論是在世大運開幕式、臺北燈節、國慶光雕、拍謝少年樂團新專輯、甚至自己的音樂計劃「三牲獻藝」都可聽到他各種巧思。對柯智豪而言,傳統的事物不該只是保存在博物館中,更要被人使用、回到生活裡頭。

產業
0 台灣電音品牌之路

電子音樂浪潮隨著國際大型音樂祭在全球強勢擴散,目前已是領導全球的主流曲風之一。台灣自 70 年代舞廳及夜總會文化興盛開始,一路都有各路電子音樂好手在夜晚默默耕耘,如今包括 ROKON 滾石電音、派樂黛唱片等均是代表台灣爭奪全球電子音樂市場的重要單位。本文試圖從品牌定義出發,一覽過去數十年來台灣電子音樂場景的變化,以及現在面對的市場狀況及挑戰。

1 ... 3 4 5 6 7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