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介紹了幾個獨立音樂人可以 pitch Spotify 官方與非官方歌單的方式,這次則要讓大家認識兩個專門分析串流數據的平台,讓你進一步了解自己在歌單上的表現!
上一篇介紹了幾個獨立音樂人可以 pitch Spotify 官方與非官方歌單的方式,這次則要讓大家認識兩個專門分析串流數據的平台,讓你進一步了解自己在歌單上的表現!
無論回饋的版稅多寡,串流平台可說是現代音樂人無法不使用的曝光管道。然而音樂並不是做了數位發行後就會自動曝光,反而是音樂人必須努力在平台找到適合的歌單毛遂自薦,畢竟一個熱門歌單可是能創造數以萬計的播放次數。這篇文章就要來介紹最基本的三種自我推薦方式,特別是想要向國外發展的音樂人可要看仔細啦!
經歷過千禧年瑞舞風潮洗禮的 Rainbowchild 不僅是知名派對 DJ,也曾是台灣知名電音網站耳朵蟲的前任主編,目前為 KKBOX 電音分類的客座主編。他以多年經驗解析音樂資訊傳播現狀,並分享對於聆聽品味與內容操作的深度觀察。
「當民眾全都開心的沈醉在音樂中的時候,就是我們精神最緊繃的戰備時刻,心境上真的無法轉換成能欣賞音樂的狀態。相較之下,所有機械都正常運轉的噪音,也許一般人聽起來會覺得吵雜難以忍受,但對我們硬體工班來說,這些穩重規律的重低音,真的就是世上最美妙的音樂了!」
入圍金曲獎有多難?根據文化部的統計,第 29 屆金曲獎共有 884張專輯、1 萬 9539 件作品參賽,經 92 人次評審委員以初審及複審二階段的評審後,最後由 152 件作品入圍角逐 27 個獎項。在這樣數據之下,最終能夠挺進年度歌曲獎和年度專輯獎榜單之列的作品,都有其意義。
製作人是一張專輯或一首歌曲的總指揮,掌控音樂的命脈走向,賦予歌者中心思想,這也是每年金曲獎除了歌王歌后和最佳專輯之外,最受到音樂圈人討論的重要項目。今年入圍最佳專輯製作人獎的四位音樂人,都有重量級地位,李宗盛、戴佩妮、Jerald Chan、林俊傑一字排開,堪稱三王一后。
今年入圍金曲獎最佳國語專輯獎的六張專輯,不僅靈活操盤音樂,也深層攻陷人心。六張專輯當中,張惠妹的《偷故事的人》和林俊傑的《偉大的渺小》都入圍六項,是今年入圍榜單最大贏家。徐佳瑩的《心裡學》和陳奕迅的《C’mon In~》入圍五項,緊追在後。新生報到的鄭興和丁世光,也各以創作專輯《忽然有一天,我離開了台北》和《神經誌》,同時入圍最佳新人獎等三項,音樂質量也不可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