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 80 年代 Disco 舞廳盛行、90 年代瑞舞潮、一直發展到今日大型國際音樂節與百花齊放的地下場景,電子音樂已是台灣最能與全球脈動同步、也最具市場發展潛力的類型。本文不只帶你回顧電子音樂在台灣的發展簡史,也讓你一次了解台灣電子音樂到底哪裡特別,更送上最實用的電音派對資訊。
從 80 年代 Disco 舞廳盛行、90 年代瑞舞潮、一直發展到今日大型國際音樂節與百花齊放的地下場景,電子音樂已是台灣最能與全球脈動同步、也最具市場發展潛力的類型。本文不只帶你回顧電子音樂在台灣的發展簡史,也讓你一次了解台灣電子音樂到底哪裡特別,更送上最實用的電音派對資訊。
對於音樂與人生抱持著質樸純粹的追求,讓日本吉他手大竹研自 2003 年因緣際會來到台灣後,在林生祥的客家音樂中找到共鳴,自此成為生祥樂隊不可或缺的存在。今年他與好友早川徹、福島紀明組成爵士樂團「東京中央線」,用不同的風格實踐同樣的音樂理念。
今年發行第三張專輯《11:11》的 Trash,在經年累月的努力下,對於音樂理念與經營樂團的想法已遠遠超過叛逆外表。他們不只嘗試將觸角伸向電子甚至黑人音樂,更期許能為台灣樂團樹立典範,並將知識經驗傳承下去。
對於聲音的追求,迫使許多音樂人投入樂器製作與改良的事業,也造就各種革命性的發明。論及近年最受注目的樂器新創,莫過於 ROLI 研發出的 Seaboard 鍵盤與 Blocks 模組化樂器。music ally 特別訪問到創辦人 Roland Lamb,讓讀者一窺他實踐創意、讓新式樂器激發大眾創作的秘密。
全世界都在關注的新科技:區塊鏈會是音樂產業的未來嗎?今年坎城國際唱片展(Midem)也就此命題舉辦深入淺出的論壇,探討區塊鏈可能帶來的效益,以及即將面對的挑戰與疑問。
在串流音樂普及全球的今日,我們是否有可能讓它的品質更加完美,如同我們在畫面視覺上的追求一樣?今年坎城國際唱片展(Midem)特別就此召開論壇,一窺高解析音樂在未來的可能性與挑戰。
串流音樂的世界中,除了 Spotify、Apple Music 這類大型全球平台積極擴張版圖之外,萌芽於新興市場的串流服務也開創出有趣、新穎的商業模式及合作關係。今年在坎城國際唱片展的「串流日」,旗下擁有 QQ 音樂等服務的中國騰訊音樂即分享了它們的經驗與觀察。
不只什麼都要帥,更要用音樂直搗你的靈魂深處!年度最受矚目的華語新人之一 J.Sheon 親自揭露深入人心的創作秘密,從音樂風格到韻腳編排,一切都是他停不下來的過動創意與幽默感。
與五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合作的《為什麼像個愛情故事,明明我看的是偵探小說。》是法蘭黛樂團第三張專輯。不但是第一次與愛情歌曲的正面對決,更把 CD 設計成一連串謎題,有待歌迷細心去解開。
挖掘「稀有節奏盤」是起源於英國的音樂次文化,樂迷熱衷穿梭於唱片行一落落塞滿二手黑膠的木箱中尋找、蒐藏經典卻難尋的老歌唱片。隨著近年黑膠復興風氣逐漸生根臺灣,不少年輕樂迷也開始關注臺灣本土的經典唱片,並藉此爬梳重溫臺灣的流行音樂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