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單行銷已大大取代了過往唱片公司在電視與電台的宣傳,但唱片公司究竟是如何把歌曲排進那些熱門歌單,是否有付費給歌單策展人,當中又運用了哪些行銷策略呢?
歌單行銷已大大取代了過往唱片公司在電視與電台的宣傳,但唱片公司究竟是如何把歌曲排進那些熱門歌單,是否有付費給歌單策展人,當中又運用了哪些行銷策略呢?
若說科技來自於人性,那麼「兒童」這群尚未真正具有經濟能力的族群,在可預見的未來必將改變科技趨勢,連帶也影響娛樂、音樂的創造形式與使用方式。然而多數公司的營銷策略尚未將兒童客群重點經營,對於他們的思考及行為模式甚至有著巨大的世代鴻溝。
國際性的音樂節已是全球音樂產業發展重點,加上網路與串流音樂的成熟,如今音樂人和聽眾的音樂活動都不再只侷限於居住的地區而已。Priya Dewan 身為 Feedback Asia 與 Gig Life Asia 的總監,對於這種國際間的活動、尤其亞洲整體的音樂場景觀察入微,台灣音樂產業如要跨出華語市場,或可從她的角度找到新方向。
韓國歷史最悠久的國際音樂節「Pentaport 仁川搖滾音樂節」創辦人兼策展人 Tommy Yoon,應臺北流行音樂中心之邀擔任「向世界發聲的進擊之路——音樂節與演唱會策展實務工作坊」而來台。Taiwan Beats 趁此機會請他分享籌辦 Pentaport 的經驗與各國音樂節的觀察洞見。
不只是美食天堂,更是台日獨立音樂的重要交流據點!座落於潮州街的「月見ル君想フ」以獨特的方式與氣質聯繫起兩地文化,不僅時時舉辦音樂演出、成立唱片廠牌,更每年舉辦結合鄰近商家的特色音樂節。主理人寺尾 Budha 對於台日音樂場景的深入觀察,以及對於台灣音樂「溫柔特質」的喜愛,讓月見ル君想フ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
明年即將開幕的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搶先於本月展開一系列暖身活動,首波登場的「音樂節與演唱會策展實務」國際專業工作坊邀請來自日、韓、星資深講師,讓國內音樂產業工作者在三天活動中加強專業知能,同時促進彼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