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續炮製出倫敦雙年展短片〈修龍〉與MV〈戀我癖〉的謝宇恩導演。
坐在我對面的青年,托腮皺眉著,說話輕聲細語,可每段話都讓人印象深刻。他非常擅於舉例,丟出一個問題的當下,馬上就能聯想到相對應的說法,儼然是一位邏輯能力相當良好的藝術家。他是導演謝宇恩,2016 年為倫敦雙年展拍攝的短片〈修龍〉、與陳星翰(Starr Chen)合作的〈戀我癖〉MV,接連兩支話題性十足的影片,讓這個名字橫空出世。他影像中那帶有強烈魔幻感的視覺美學,讓人物虛實交錯,建構出了一座專屬於自己的奇異極樂園。
對謝宇恩來說,影像必須讓觀眾可以去思考,甚而直視那些不敢解決的問題。一如影響他影像創作的英國影集《黑鏡(Black Mirror)》,便是利用反烏托邦的諷刺手法,試圖探討科技帶來的便利性與畸形。他希望自己也可以透過鏡頭直指出人性的陰暗角落,袒露出最原始赤裸的慾望。
「所以其實我並不 care 這些東西到底是正面,還是負面的。只要敢對所有人做出提問,做其他人不敢做的事情,重新開啟大家對這些議題的想像力,那就是好的。」也因此,面對人生首支拍攝的 MV〈戀我癖〉因劇情涉及校園霸凌情節,而遭到中山女高學生、校友與校方激烈的反彈時,他直言:「有時音樂錄影帶的功能,並不在於創造出美好的世界,畫面中總是美好的歌手。我在倫敦受教育過程中,這個社會是希望你提出批判性的聲音,能夠提出你的想法,讓群眾去正視真正的問題。各自有自由思考的意志,而不用大眾媒體去打壓與操弄真相。」
曾移居倫敦展開九年的求學與工作生涯,還在肯亞、冰島、東京等地有過拍攝影片經驗,謝宇恩又是如何看待台灣當今的創作環境?他坦白,以自己的角度來說,希望能更包容更多不同的聲音,尤其並不是每一件事情都一定能符合大眾的想像。他更認為,台灣目前還沒有聚焦到自身的文化輪廓。他接著以日本的廣告「女高中生忍者魂」舉例,這支影像運用許多鮮明的角色特徵敘事,好比女高中生、忍者等元素來加強商品的記憶點,讓人耳目一新。「日本比較不走寫實主義,像東京相關的影像可以看到遭由輻射污染出現的哥吉拉而推出的飯店,或創造出福音戰士直說 2015 年是使徒襲擊的一年,有很多很抽象的東西,讓你對他們國家的文化充滿想像。但台灣的想像力還不夠。」
「我想在台灣創作這樣子的影像與角色,讓大家可以對不同族群有多一點想像。這些角色不一定要符合現況,這些都是如何將虛構故事與角色變成真實的案例。」於是,他試著在每支作品中滲透自己的敘事觀,打造出一個名為「四谷企業」的 IP,在影像中所有的虛構場景與服務皆是從這家企業所延伸而出。然而這個企業背後到底是由哪些人所經營著?這些接受服務的使用者的資訊又被存檔在什麼機構?他試圖勾引觀眾的眼球,映照出眾生相,直攻海馬迴。「就像當你看到有人把人名偷偷寫在筆記本並蓋上,會馬上聯想到《死亡筆記本》。我並不想只有畫面上看起來很華麗或很酷炫,而是透過每次拍片,來讓我的世界觀可以一次又一次的被成立。當你看多了,習慣這些事情時,就會產生想像力,你下次再看實體時,就會直接聯想到故事。」

謝宇恩導演強調,要在影像中加入更多文化想像力。
訪問的最後,問他未來的目標是什麼?謝宇恩希望吸引更多願意進入他世界觀裡、彼此有共識、可以一起創作的合作對象,「但我現在也在學習著,該如何保有自己作品想表達的純粹,與客戶的要求之間取得良好平衡。」謝宇恩從不把話說死,保留了想像空間給對話者。就像他的影像一樣,要讓你對他的世界充滿好奇,引發窺探的心。
撰文、採訪:戴居
攝影:黃詠靖
Taiwan Beats 免費講座 – MV 的企劃到呈現
講師:謝宇恩導演、謝乾乾導演
時間:2017/03/23(四)19:00(免費活動)
地點: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 123 號 3 樓(CLBC 八德大船艦)講題:
・台灣導演在企劃中的定位?
・MV 的製作流程
・後製與風格設定
・各國 MV 主流風格的探討
・台灣目前 MV 產業、影視產業所遭遇的困境。*主題僅供參考,主辦單位保有調整及最終解釋權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