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日本語

《曼哈頓戀習曲》:給音樂人的情書

0

1415028825-735499858_l

「一首歌是否能夠改變人生?」這是《曾經。愛是唯一》導演約翰卡尼新作《曼哈頓戀習曲》的原始片名(Can a Song Save Your Life?),也是電影最核心的問題:究竟生活中各式各樣的困難挑戰與狗皮倒灶,能否在音樂裡找到解答、回應、希望與救贖?

就本片傳達的答案來說,毫無疑問是的。就算結果不能盡如人意,在一百分鐘的片長裡,觀眾仍能找到那種「我還有心愛的人,一個搖滾樂隊,口袋裡還有一點錢」的力量與生活態度。

或許是來自本身樂手背景,無論是《曾經。愛是唯一》裡頭的街頭藝人,或《曼哈頓戀習曲》裡的清新創作歌手及製作人,抑或參與唱片製作的鐘點(伴奏)樂手,在約翰卡尼的鏡頭下永遠是如此立體且細節豐富(片中幾段打游擊的錄音過程與就地取材,應該能讓幹過類似勾當的觀眾會心一笑)。如此友好,甚至帶著神話般的美好氣質,或許在卡尼的心中,每個音樂家都是神話人物?即使如此,在處理片中音樂產業較為現實商業的一面時,卡尼雖做出了直率(或許稍嫌二分法)的批判,但仍帶有人味,這也讓電影拍攝上手法雖力求逼真寫實,場景盡量取自現實生活,整體故事與氛圍仍像是一封寫給音樂人與音樂產業的情書,而非對於現狀的觀察批判。

此外,電影令人激賞地捕捉到音樂為生活所帶來無止盡的快樂,從跳舞與否的促狹小遊戲,到分享彼此歌單的私密感,到以整個城市做為錄音場所的絕妙構思,說是自《愛情無限譜》(Nick and Norah’s Infinite Playlistiv)之後最棒的人生配伴奏電影也不為過。

maxresdefault

就是這種音樂相關環節的親密感,讓《曼哈頓戀習曲》多了份可貴的可信度與感染力。

比起《曾經。愛是唯一》裡本身便是歌手的男女主角葛倫漢瑟(Glen Hansard)與瑪琪塔伊葛洛瓦(Markéta Irglová),綺拉奈特莉在演技上雖精進不少,歌唱方面仍是有些捉襟見肘,純靠清新氣質取勝,反倒是馬克魯法洛雖操著不是很穩定的紐約口音,拿起樂器卻是有模有樣,一段驚鴻一瞥的貝斯彈奏充滿了久別重逢的真實喜悅(他曾在八零年代當過龐克團的貝斯手)。當然,本片的秘密武器還是本業為魔力紅主唱的亞當李維,片尾紮實的唱功與舞台魅力,搭配卡尼對於演唱會情緒與氣氛的精準捕捉與鏡頭調度,成就了本年度最精彩的演唱會段落。

此外,本片也找來包含摩斯戴夫(Mos Def)、希洛格林(CeeLo Green)等歌手友情客串(希洛格林還好玩地獻唱一首),對於樂迷來說也是細微但亮眼的驚喜。

電影最後,期待《曼哈頓戀習曲》能像片名所暗示的一樣、主打男女主角情愫的觀眾可能要失望了。相對貧乏的主線,略顯頭重腳輕的敘事比重(兩位主角的回憶便佔了開場四十分鐘,實際上的合作還不到一小時),加上主角間欲言又止的互動(最後一次閒聊有著《愛情不用翻譯》式的惆悵),在在顯示這終究是一部獻給音樂的作品,彼此溝通的語言與橋樑仍是音樂:不管是綺拉奈特莉在音樂裡找到原諒的勇氣、馬克魯法洛與妻子在音樂裡重新找到愛情火花,女兒海莉史坦菲德在音樂裡找到自信,或亞當李維在音樂裡找到自己的樣貌,音樂才是這世界上最美好的事,而非只是愛情。或許,我們可以不用如此哀傷的微笑,也不需要在心情沮喪時假裝開懷,因為我們有音樂。

1

做為當紅樂團主唱,亞當李維一上台舉手投足都有著強大的舞台魅力,演員還是很難學得來。

關於作者

Taiwan Beats

本帳號將會代表 Taiwan Beats 編輯部,以及發表各方投稿,針對台灣流行音樂產業提出心得與建議,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