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日本語

麥可布雷教我的事:把流行做好,也是一門學問

0

opa913

文/Cello

去看演唱會,基本上你對表演者通常有一定認識,未必擁有他們的專輯,但聽過他們的作品。

但有些藝人的演唱會,就算沒聽過他的作品,你仍然能聽得很開心,每首歌或多或少都可能在別處聽過,父母在你小時候常放的,老闆和客戶應酬時常唱的,一定有一點印象,Michael Bublé 正是屬於此種。

來自加拿大的 Michael Bublé,他的音樂談不上什麼驚天地泣鬼神,都以翻唱別人的作品為主,曲目大部份來自上世紀五、六、七O年代,只要你對西洋音樂有點認識總是會聽過,採用的風格則以五、六O的年代Big Band Jazz為主,這種在美國稱為 Standard 的樂風,意思就是美國的標準流行音樂,今天你去美國一些酒吧、酒館、或咖啡廳(特別是那些五、六星級的飯店),賭城拉斯維加斯的秀場,這種音樂仍在廣泛地流行。

是誰首先做這種音樂,已經很難考究了,但 Frank Sinatra 是把這種音樂型態發揚光大的教父,讓它成為五O年代的主流,他長得帥、歌喉好、會說笑話、加上主持與主演的電視電影瘋狂洗腦,恰逢那美國一步一步成為世界第一大國的好時光,Frank Sinatra 不單代表了 Standard 音樂,同時也是代表著美國文化與美國光輝。儘管音樂潮流一波又一波改潮換代,但這種音樂並沒有消失,有的轉化成了別的音樂,有的仍在美國與世界各地安份守己地捍衛著這種美國傳統價值。近年隨著人口老化,往日反叛的搖滾天皇 Rod Stewart、七十年代溫文的創作天才 Barry Manilow 等,也紛紛放下身段迎合這個市場,尋找事業的第二春。

市場上一直在尋找著新的 Frank Sinatra,而每個年代都有一些 Frank Sinatra 的接班人出現,Michael Bublé 可以說這個世代最稱職、最有商業成就的一位。他2013年6月開始的《To Be Loved Tour》演唱會,竟能在英國倫敦 O2 Arena這個幾萬人的場地連開十場,就可看到他已經真的成為了今日的Frank Sinatra。

這個橫跨幾年的巡迴,最大的驚喜來自暖場的 Naturally 7:七個來自紐約市的黑人 A Cappella 清唱團,不只有單純美聲,Beatbox 口技也是他們其中一種技能,鼓、貝斯甚至銅管樂、吉他都可以用人聲製作出來,同時還能做幾部合音,真是嘆為觀止。

而原以為這種拉斯維加斯式的演出會有華麗的舞台,怎知卻非常簡單,左邊是鋼琴、吉他、貝斯和鼓,右邊是銅管樂手,和偶然因歌曲需要而換上的絃樂手。中間有三塊活動背板,因應不同的歌曲變化成不同的裝置,再配合背面的LED 屏幕,沒有太多的預錄視頻和電腦效果,整晚都只是以補足唱歌者與樂手動態為主,非常地簡潔,為的就是要讓觀眾清楚知道 Michael Bublé 是一個很能唱的歌手,且他不單止會唱,肢體動作與舞蹈都非常熟練,全是他自己或是樂手邊玩邊跳的形式,這種隨性而「cool」的表現,完全與以往這類藝人老氣的表演型態區隔開來。

當然,Michael Bublé本身也是愛說笑話的高手,也適度加入略帶顏色的段子來調戲觀眾,大量自嘲更逗得觀眾大樂,說到這,是不是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對了!有點像費玉清。只是小哥在台上只是站著唱,比較呆板,而 Michael Bublé 則是到處走動,充滿活力,Michael Bublé 非常明白,為他進場的觀眾就是想要一個歡愉輕鬆的晚上,因此選歌也是以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為主,當 Daft Punk的《Get Lucky》(他沒有在自己專輯翻唱這首,故很明顯是為了現場效果),前奏一出,全場無論老的少的都站起來跳舞,他更走下舞台和觀眾共舞、握手,當然 Daft Punk 這兩個法國籍的機器人,做夢也沒想到他們的作品會流行到這個地步。接著 Jackson 5 的《I Want You Back》、Bee Gees的《To Love Somebody》、The Beatles的《All You Need Is Love》,也皆是計算準確,反正要讓大家都很樂就對了。

觀察現場觀眾組成,大部份都是老外和一些在白領女士,而暖場組合 Naturally 7 也在結束後,在門口賣唱片和紀念品,再跟樂迷簽名與握手,這種從暖場做起,而在完場後擁抱群眾的做法,由來已久,雖然是很傳統,但我卻覺得是最有效,最能直接打動人的:觀眾雖是因為當晚的主角而來,但如果能在當中吸納一部份成為你的粉絲,再慢慢發展,同時也能增加大型演出的舞台經驗,假以時日會更上一層樓。很多歐美的新進藝人,今天仍用著這種方法。

一直認為音樂不是只有一種,Michael Buble 這種「不求高深,只求傳真」,也是我喜歡的一種類型。流行不是罪過,但要把流行做好,卻是一門學問,Frank Sinatra 的接班人從以前到現在,多如恆河沙數,但為什麼只有 Michael Bublé 能有這麼大成就呢?說實話,這種編曲和表達手法,這麼多年來其實都沒有改變過,只是 Michael Bublé 用上了一種現代的表現方法,去除了老土的部份,例如龐大的舞群和華麗的舞台,而把觀眾集中在他的表演與歌唱,當然,他長得好看也是一個紅利,很多中年和熟齡女士,也是為著他的外型進場的。

說來我們華人地區,好像真的沒有這種為了三十歲以上而打造的歌手。有一定年資的,仍很努力地去爭取年輕人的市場;而沒有成功的,就給定位成老土或過氣。從沒有多少人想過,怎樣把他們重新包裝?或找一些真的面向這一類成熟族群的偶像新人。其實,有一定年紀及一定經濟能力的,更需要心靈慰藉、需要緬懷往日好時光與童年回憶,不用跟他們談什麼大小事,你只要給他們一些舒服輕鬆的氣氛,不要怎麼思考的東西,他們就很滿足。不過,這件事說是容易,做卻很難,要不然不會到今天才有 Michael Bublé。至於華人流行樂壇,有沒有人想過費玉清或蔡琴的接班人,會是誰呢?

關於作者

Taiwan Beats

本帳號將會代表 Taiwan Beats 編輯部,以及發表各方投稿,針對台灣流行音樂產業提出心得與建議,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