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日本語

SXSW 2019 產業報告:區塊鏈的下一波殺手級應用

0

文 / 吳柏蒼

今年的 SXSW 特別為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新開了一條線,安排一系列相關的演說和座談,但就如同低迷的幣價一樣,出席的狀況並沒有想像中踴躍。但平心而論這是好的現象,投機和湊熱鬧者散去,留下真正有信念的人。在 2018 的加密貨幣泡沫後,如何做出實際的落地應用是今年的首要之務。我聽的其中一場演講便是以此為題:「The Next Killer Application on Blockchain」,雖然內容比較是對入門者的綜合概論,但涵蓋較廣,就以這場的內容談起。

保護資料隱私

講者提到幾個常被大家討論的應用,首先是「保護資料隱私」,但近日的一則新聞可以說明我對此存疑的原因:

「路透社報導,UpGuard 的網路風險小組說,總部設在墨西哥市的數位平台 Cultura Colectiva 將 5 億 4 千萬筆臉書(Facebook Inc)用戶資料公開儲存在雲端伺服器,包括身分證號碼、留言、回應與帳戶名稱等。」

好幾次臉書資料外洩都不是發生在臉書,而是用戶透過臉書把資料提供給第三方平台,第三方平台進而濫用、被駭,或是像這個案例,儲存在可以被公開存取的地方。

所以,不管源頭是用區塊鏈還是資料庫,只要有惡意、不安全或愚蠢的第三方平台在利用後儲存了你的資料,那結果都是一樣的。這很像當年「DRM 可以杜絕數位音樂盜版」被證明是失敗的,因為不管你再怎麼 DRM,還是要解碼來聽的,只要一解碼,就一定有辦法複製。DRM 可以避免內容被輕易複製,但絕對無法杜絕盜版。

同樣的,區塊鏈或許可以讓人更安全地自行管理個資,但並沒有辦法杜絕隱私資料被濫用和外洩的問題。與其從技術層面下手,教育大家在玩心理測驗連結臉書帳號前,看清楚要提供哪些個資,可能還比較有效。

保險

利用智能合約來做保險也不是新的點子,但如同講者提到,即便智能合約有自動理賠的優點,但要如何讓智能合約知道真實世界發生的事件的確滿足理賠條件,還可以再討論。

但事實上這就是許多區塊鏈應用最大的課題。如果獲得真實世界的資訊是應用中關鍵的一環,那麼就不是「可以用 Oracle 提供資料,怎麼提供再討論。」一句話可以輕鬆帶過的。真實世界有太多不可控的變數,比如講者提到為自家房子保火災險,智能合約要如何知道房子發生火災?如果最後又回到傳統的信任機制,那智能合約也只是一支執行匯款的程式而已。

且倘若真的是一支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約,要如何去避免詐領保險費?比如講者提到的火險,如果不是屋主自己保險,而是鄰居們去幫別人的房子保險呢?又如演講中提到,因為航班資料容易取得,班機延誤險這樣的保險很適合用智能合約,但要如何確認保險人是該班機乘客?如果是有辦法延誤班機時間的人匿名保險再詐領呢?太多太多的困難,讓「智能合約自動理賠」這件事成了整個應用最枝微末節的事。

供應鏈

應用在供應鏈最大的困難之一,同樣是難以判斷真實世界所提供資料的真實性。這兩年已經聽過太多「只要掃描架上食品的 QR Code,所有生產歷程就能一目瞭然,確保食品安全。」但首先,消費者要怎麼確認那個 QR Code 是不是真的呢?又即便那個 QR Code 連結的網頁真的是「那個」食品的履歷,又怎麼確認裡面說的是真的呢?
若是黑心業者,就連違法證據都可以銷毀、上了法庭都可以說謊,何況是要做一個假的 QR Code 或登錄假的資料,使用區塊鏈又能如何阻止惡意欺騙的行為?

除此之外,說服產業內參與者一同加入也是這類應用的門檻,如這篇文章「IBM的區塊鏈物流計畫遇瓶頸 — 專家:『區塊鏈沒有強大到能讓產業團結』」所說,供應鏈、物流、以及我們所提出的 Muzeum 創意產業協定等,都會面臨到同樣的難題,這也是我在兩年前提到的「技術問題只佔10%,剩下90%是人的問題」,產業內的競合關係讓參與者們很難達成合作共識。

收藏品

收藏品,或是廣義來說的數位資產,是我認為最快可以普及的區塊鏈應用。講者以 CryptoKitties 和遊戲的虛擬寶物為例,消費者購買的不只是數位內容本身,更重要的是區塊鏈上不可被複製的所有權證明,這類應用由於最接近區塊鏈被發明的比特幣(貨幣本身也是一種資產),所以也最理所當然。
然而和比特幣不同,這些不那麼去中心化的數位資產,它的價值除了市場機制外,主要自於對資產發行者的信任,或者說,這些數位資產的內在價值是由發行者所賦予的。比如,一張演唱會門票的價值,是來自於演唱會主辦單位,如果主辦單位跑路了,門票自然就失去了價值。一個數位資產也是一樣。

收藏品又再複雜一點,一個實體的收藏品,它的形體和所有權是一體的,一尊雕像,除非你整個搶走,否則不可能複製一個完全一模一樣的,因為那違反物理。但數位的不一樣,數位收藏品的形體就算再難,也一定有辦法可以複製,可是所有權紀錄是搶不走的,因為有區塊鏈保護。因此我們可以說,數位收藏品的價值來源是外部對於所有權紀錄的認定,遊戲廠商認定這個紀錄,讓你在遊戲裡可以使用這個寶物;AR App 認定這個紀錄,讓你能透過擴增實境看到你寶物的形體;其他收藏者因此也跟著認定這個紀錄,願意出價跟你購買。

我參加的另一場 panel 「Value and Art in a Tokenized World」也是討論類似議題,讓創意內容與藝術重新找回在數位時代所失去的價值,區塊鏈已經確定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技術,但代幣化只是在數位世界創造獨特性和稀缺性的一種手段,如何做真正的價值賦予,才是最值得去探索的。

講者隨後的一段論述我很喜歡,他說:「應該從問題去思考解答,不應該先決定解答再去回推問題。」

其實區塊鏈正是當年中本聰為了解決比特幣系統中的拜占庭將軍問題所提出的解答,但過去幾年有太多人是先設定好解決方案是區塊鏈,才去思考問題是什麼,以至於出現許多「為區塊鏈而區塊鏈」的應用。從問題去找答案的道理再簡單不過,只是我們常常忘記。

Ethereum Co-founder Joseph Lubin 的訪問算是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系列中出席最踴躍的一場,雖然他沒有發表任何令人振奮的消息,但也算是為大家再做了一次信仰加值,關於 Layer Two Scaling、Ethereum 的未來等,這些在 ConsenSys 的官方新聞稿都可以看到。

整場最有意思的我覺得是 Q&A,其中有人問到他 ConsenSys 的所有應用都建構於以太坊,如何相信以太坊不會出問題?他說,這就像吃東西,你只能相信你吃的東西是沒有問題的。

最後,再回到應用。IBM 區塊鏈部門副總裁 Jesse Lund 的演講:「Token Economy: Digitizing Real-World Assets」。原本看簡介也是與數位資產有關,但也許是要為 IBM 新發表的區塊鏈跨境匯款服務 World Wire 暖身,內容轉為探討區塊鏈最初誕生的目的——數位貨幣。

他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Friedrich Hayek 1976 年的著作《The Denationalization of Money》開始談起,說到以比特幣為首的加密貨幣,其實就是「去國家化(Denationalization)」的實踐;在此同時,一些國家的中央銀行也開始研究發行數位貨幣的可能性,這則會是數位貨幣的「再國家化(Renationalization)」,巧合的是,美國貨幣發展的歷史也是類似的脈絡。

他最後提到,全世界有 30 億人處於貧窮線下方,日收入低於三塊美金;20 億人沒有銀行帳戶,無法管理自己的資產,沒有管道使用金融服務,也因此難以改善經濟狀態。但這 20 億人有智慧型手機,透過區塊鏈技術,這些人沒有銀行帳戶的人,將能在手機上進行原本是銀行才能提供的服務,而這將有助於加速資金的流通,促進落後地區的經濟發展,進而讓他們脫離貧窮。

即便還有一段路要走,但這是十分有可能成真的。比起一直在尋找許多牽強附會的應用場景,不如回到這個技術被發明的原點,讓傳遞價值和傳遞資訊一樣便利,這才是區塊鏈最殺手級的應用。

關於作者

Taiwan Beats

本帳號將會代表 Taiwan Beats 編輯部,以及發表各方投稿,針對台灣流行音樂產業提出心得與建議,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