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日本語

小樹專欄/這是個聽音樂的人權問題

0
photo credit: danmachold via photopin cc

photo credit: danmachold via photopin cc

這經驗相信不少人有,盯著某個字久看,愈看愈陌生,忽然連正確寫它也沒把握了。對近期談音樂的熱潮便萌生極相似感受,聽著大夥說這啊那的,彷彿隔個山頭使上了很多道行,不出世秘笈原來有影印本流出,印壞之處眾人紛說瞎猜。場面的確熱鬧,感到困惑但(依照本地學子習慣)不願舉手發問。

有日,經過夜市裡一手搖茶店,它與前面扯著嗓叫賣的潮流男女衣帽攤一樣,高懸著兩顆黑色小音箱,接上了音源對外轟炸。是,轟炸,那爆裂扭曲根本拉不圓滑的聲線足以逼哭錄音師,音浪搖晃令機體支架也隨之動盪,從那投擲來的節奏與旋律我甚至無法及時辨認歌者及曲名(心想shazam也要投降吧),然環顧四週,從店員到其他客人,他們表情自若從容或歡笑,沒有人因我心裡將之比擬為戰場而受到干擾。

「你難道沒有感覺太良好嗎?」

「拜託夜市ㄟ,認真就輸了好嗎?」

無論那播放究竟為何,總之全無音質可言,像是轉頻道在電台與電台之間(現在還有人懂這個比喻嗎?),那一處模糊曖昧如外星雜訊的地帶,迷幻程度簡直可比任何把玩著反饋音牆的瞪鞋樂團,搖滾族譜裡獨門派別的實驗,嗜者愛之成癮,多數耳朵斥之為噪音經常避之惟恐不及,殊不知自己的生活裡四處都是,想像拿一台螢幕碎裂的電視看動作片,不明白為何沒有人抱怨?

「又不是要當評審?」

「小店員哪能抱怨?別太挑剔了!」

若確實已成噪音,卻解釋成美學的問題藉以轉移重點,其對耳朵敏感度與流行樂存續的危險,接近忽視海嘯預警。

「太危言聳聽了吧?」

稍早觀看了《進擊的鼓手》,談樂手養成,看主角遭師長斥貶,蹲踞牆邊翻出CD反覆聆聽覺得挺感人(雖然用上的是一台隨身小音響)。對混跡行業多年的從業人員堪稱是一劑回想針:既然曾投注了那麼多心力(學習),灑下那麼多血汗(練習),當然不是拿來做那些媚俗的狗屎啊,掙脫刺激與控制的循環(簡直是個唱片業隱喻),最終勢必要奪回主導權!(儘管本片企圖借爵士樂為普世通則但不通,證明這世界對爵士樂真的誤會很大。)

談音樂教學,我們花多少時間打通「聽」這個環節?推舉著要選出一代又一代唱片歌手的選秀節目,毫不自覺地紀錄參賽者幕後練歌全是上YouTube,整季沒出現過一張實體。評審繼續要求他們要注意細節,可節目裡伴奏的編曲與專輯天差地遠。

自然不是人人要成為周杰倫或朗朗,能多聽出些東西怎會不是樂迷私心的樂趣。那甚至是個人權議題,若真要小題大作的話。

關於作者

小樹

曾任Hinoter映象集總編輯、Hit FM Chill-Out Zone DJ、台北之音內容中心副理,學學文創植樂空間總監、北京酷樂時代科技有限公司內容總監、第十六、十七、二十三及第二十四屆金曲獎評審、第一、二屆及第四屆金音創作獎評審、La Vie及Cheers快樂工作人專欄作家等。著有《1982》《關電台司令什麼事啊?》。現為The Big Issue樂評、StreetVoice音樂頻道總監、見證大團誕生系列總策劃,廣播節目【StreetVoice未來進行式】周六、日晚10-12@中廣流行網。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