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台灣音樂專題報導】來自土地的天籟之聲:台灣原住民族音樂場景現狀
原住民的音樂一直被公認為台灣最珍貴的文化資產。近二十多年來,藉著西方文明的日新月異與普及,原住民音樂也從原本宗教性濃厚的傳統漸漸融入主流音樂,不僅誕生多位巨星級歌手,也發展出各種獨特的風格,讓全世界驚艷於台灣的音樂能量。
原住民的音樂一直被公認為台灣最珍貴的文化資產。近二十多年來,藉著西方文明的日新月異與普及,原住民音樂也從原本宗教性濃厚的傳統漸漸融入主流音樂,不僅誕生多位巨星級歌手,也發展出各種獨特的風格,讓全世界驚艷於台灣的音樂能量。
有別於西洋音樂中的定義,台灣民謠音樂起自於對自身脈絡的想像與追尋,並涵蓋各種刻劃日常生活與族群歷史文化的面向。從民歌採集運動始,一路發展出校園民歌、新台語歌、各種台語客語甚至原住民音樂,到現代樂迷愛不釋手的都會清新風格,皆充實了台灣民謠音樂的豐富內涵。
從校園情歌、偶像團體、唱跳歌手、選秀節目到獨立樂團,在不斷推進的華語流行音樂浪潮中,台灣始終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一起來回顧台灣流行音樂的演變史,以及當代足以代表台灣流行音樂的人事物。
從 80 年代 Disco 舞廳盛行、90 年代瑞舞潮、一直發展到今日大型國際音樂節與百花齊放的地下場景,電子音樂已是台灣最能與全球脈動同步、也最具市場發展潛力的類型。本文不只帶你回顧電子音樂在台灣的發展簡史,也讓你一次了解台灣電子音樂到底哪裡特別,更送上最實用的電音派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