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日本語

【台灣音樂專題報導】現在正是在台灣參加音樂節的好時機

0

2004 年的野台開唱。(圖 / 出日音樂 提供)

文:陳冠亨(Blow 吹音樂執行主編)

台灣音樂節的誕生

1987 年 8 月,台灣政治解嚴後一個月,獨立廠牌「水晶唱片」舉辦了「台北新音樂節」,鼓催在地原創的另類音樂,被視為台灣第一個舉辦的音樂節。隨著社會的自由開放,另類音樂也加速發展,及至 1995 年出現兩個重要的音樂節。在南部,兩位來台定居的外籍音樂人,吉米(Jimi Moe)以及偉德(Wade Davis)開辦屏東墾丁的「春天吶喊」;在台北,第一屆「野台開唱」也拉開序幕。

台灣較具有現代型態的音樂節正式成形,並從此與台灣的樂團文化,建立緊密的共生關係。其中,野台開唱更逐漸壯大,發展成台灣最重要的國際音樂節,先後邀請過 Moby、The xx、Yo La Tengo 等歐美知名樂隊,直至 2013 年最後一屆停辦,成為傳奇。

春天吶喊、野台開唱,作為早期台灣音樂節的先驅,不只是另類音樂的展演舞台,也啟動了跑戶外音樂祭的樂迷文化,奠定日後諸多策展單位對音樂祭的想像,元素大致上包括:兩天以上的表演日期、複數舞台、多位演出者以及酒水攤位等。像是既定規格一樣,日後多數的策展單位,總習慣以此型態為骨幹,再依循各自的表演場地、議題設定、演出名單,發展音樂節的特色。

音樂節成另類音樂推手

前言提到,音樂節與台灣的樂團文化有很深的共生關係。作為 Live House 與酒吧之外,少數「地上化」的另類音樂演出場域,音樂節理所當然地城了許許多多的樂團成名的跳板。策展人也相當有意識地,希望可以拉抬不一樣的原創音樂。

譬如 2000 年,由台北縣政府及角頭音樂共同發起,在福隆沙灘上的「貢寮海洋音樂祭」。海洋音樂祭不僅有音樂表演,在第二屆亦設立了評審制度,透過樂團徵選角逐「海洋大賞」及「評審團大獎」,成功燒起一股「海洋熱」,讓不少當代的獨立音樂明星,諸如:龐克樂隊八十八顆芭樂籽;沒有吉他,以鋼琴為核心的搖滾樂隊Tizzy Bac;全團員皆為都市原住民的搖滾樂團圖騰等,獲得矚目。

除了成為音樂推手,海洋音樂祭也成為少數能吸引到大量一般民眾的音樂節。不僅因為免費入場,也因位處海邊的地利,對於音樂涉獵不深的一般民眾,也會衝著假日要到戶外玩耍,而齊聚在福隆,讓海洋音樂祭成為北部夏季,一年一度的盛事。

音樂節的本土化

2000 年後,台灣透過總統直選投票,進行了第一次的政黨輪替,政治討論更趨開放,「本土化」也隨之成為熱烈討論的題目。台灣的音樂節在這波浪潮下,也有了鮮明的本土化企圖,不單純只是想移植西方音樂節的型態。譬如 2006 年以高雄為據點的「大港開唱」,以及「台客搖滾嘉年華」便是以「本土、在地」形象為策略的音樂節,前者表演名單有演唱台語金屬的樂隊閃靈、結合草根搖滾與行動藝術的濁水溪公社、高雄龐克樂隊滅火器,後者有知名歌手陳昇、新台與搖滾先驅伍佰、嘻哈組合麻吉。

2006 年的台客搖滾嘉年華宣傳圖,充滿典型的台灣本土視覺元素。(圖片來源:StreetVoice)

然而,這兩組音樂節在當時並沒有堅持太久,辦了二至三屆便停辦。「台客搖滾嘉年華」的主辦方改弦易轍,搭著台灣都會民謠的發展浪潮,經營起「簡單生活節」。簡單生活節的歷年演出名單除了獨立新秀,也不乏流行唱作人如:徐佳瑩、韋禮安;搭著精緻的文創市集,吸引上萬人潮;近年的簡單生活節甚至開拓版圖,從台北發展到台中與上海。

相對北部的簡單生活節,南部的大港開唱則在 2011 年後復辦了三屆。2015 年至今,票房年年完售,堪稱南台灣音樂節的霸主。其策展團隊有獨特的幽默感,不僅會以「大港女神」之名,邀請謝金燕、王心凌、徐懷鈺、酒井法子等,一般樂迷難以想像,會出現在音樂祭的女性藝人,也會找上幾乎要被遺忘的資深藝人如:賀一航、沈文程,和獨立樂團合作,成為壓軸。

百花齊放的音樂節場景

春天吶喊、大港開唱在春天;海洋音樂祭在夏天;簡單生活節在冬天。台灣儼然成了一年四季都有音樂節可以參加的島國,可這行程表只是冰山一角,還沒列入近年,遍地新生的中小型音樂節。

唱片不賣,現場演出成為市場焦點,辦音樂節也隨之成了風潮,百花齊放。近年,任何有點資本與策展常識、人脈的人,只要願意花力氣投入,想辦一次音樂節並非不可能。

細數這幾年的台灣音樂節,已難以用單一型態、風格歸類。你可以在氣氛自由的台灣找到,有強烈政治表述的共生音樂節、內地搖滾;根植於社區居民的向心力而成的蚵寮漁村小搖滾、都蘭阿米斯音樂節;沿用在地意象的搖滾辦桌、金光舞台車閃閃嘉年華;由音樂人自己籌辦的 B-fest、火球祭、A Rockable Day 一日搖滾等。

2014 年的蚵寮漁村小搖滾,直接用了一整艘漁船打造舞台。(圖 / 蚵寮漁村小搖滾 提供)

唱片公司、廠牌、唱片行,也開始嘗試自辦音樂節:相信音樂有「犀利趴」,風潮唱片承辦「世界音樂節@台灣」,小白兔唱片行有「P Fest 鋼琴音樂節」。大大樹音樂圖像從 2001 年開始的「流浪之歌音樂節」,堅持推薦獨特的世界音樂;風和日麗唱片行,重要的品牌活動「風和日麗連連看」,也在 2017 年 9 月以二日音樂節的樣態啟動。甚至影展單位如城市遊牧影展,也在微遠虎山辦過兩天的「怪奇音樂祭」;大學學生也陸陸續續在校園內,自籌自理音樂節。

音樂節融入台灣常民生活

和數位時代的分眾趨勢息息相關,透過基礎的網路行銷,這些大大小小的音樂節,往往都能藉此找到自己的聽眾買單。有的帶有任務性質,一屆辦完就結束;有的嘗試摸索經營模式,成功者如嘉義的 Wake Up 覺醒音樂節。該音樂節本是一群熱音社高中生自辦的音樂節,如今變成年年完售,在北中南直轄市外,最受年輕人歡迎的音樂節。有論者認為,有這樣的成績,正是因為他們在網路上的宣傳相當成功。

台灣音樂節遍地開花的盛夏,到了熱鬧的月份,每個周末都會有音樂節可以去。去音樂節玩,儼然成了都市居民們日常休閒的一部分。過去,台灣社會對音樂節其實曾有誤解,在主流媒體的報導下,被片面簡化為藥物、飲酒與噪音的派對;如今這樣的汙名化狀況,已經越來越少。網路資訊的流通,音樂人與樂迷大量到國外音樂節玩與交流,政府與企業正面支持音樂節的參與與興辦,都是原因之一。

在這個音樂節質量俱足,社會也普遍認可音樂節參與的現狀下,在台灣找一個音樂節玩,這幾年正是好時機。

覺醒音樂祭在 2009 創立之初,只是一群高中生以極有限資源自辦的活動,如今它已成為全台最大的音樂節之一。(圖 / 覺醒音樂祭 提供)

5 個台灣具代表性的音樂節

‬簡單生活節‭

(圖 / 簡單生活節 提供)

簡單生活節在‭ ‬2006‭ ‬年的‭ ‬12‭ ‬月,於華山‭ ‬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誕生。該音樂節結合音樂與清新的生活風格,除了表演,還會邀請上百個特色品牌的攤位入駐。歷屆演出者,除了國內的盧廣仲、蘇打綠等,也曾邀請過‭ ‬John Cale、Jarvis Cocker‭ ‬等國際大牌。‭ ‬

簡單生活節每屆都有一句簡單的標語,標誌當年的核心精神,譬如第一屆打出「做喜歡的事,讓喜歡的事有價值」的理念,成為參與者過目難忘的口號。近年簡單生活節新增了上海與台中場,越來越熱鬧。2016‭ ‬年,品牌邁入第十年,已轉型為「a Simple Day」,希望可以讓活動回歸初屆的美好、精緻。‭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implelifeFestival/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implelifetw/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AY9p4g2WEXTBH8GP7ZQIQ
Website: http://simplelife.streetvoice.com/

春天吶喊‭

(攝影 / A-Ren;春天吶喊 提供)

春天吶喊是台灣現有的音樂節中,最長壽的一組,也是每年春季,墾丁最重要的音樂節。由吉米與偉德,兩位外籍音樂人在‭ ‬1995‭ ‬年的墾丁開辦,起初只是邀請好友樂團,一起表演、玩耍的活動,表演樂團不過十來組,如今越辦越大,動輒兩百組樂團參加。

春天吶喊歷年皆會以十二生肖為主題,場地換過數次,自‭ ‬2010‭ ‬年開始,固定在墾丁鵝鑾鼻燈塔公園舉辦。該場地是被一大片密林環繞的草坪,來表演的音樂人演出後往往會自動變成台下的玩客、樂迷。在春吶,你可以與來自世界各地的獨立樂團,自然而然地玩成一遍,體會最原始的音樂祭。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pringscream.tw/
Website: https://springscream.com/

‬海洋音樂祭

(圖 / 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提供)

2000‭ ‬年,角頭音樂與台北縣政府攜手,促辦海洋音樂祭在貢寮的福隆海水浴場成型。如今,與排隊的人潮一同跨過福隆海水浴場的彩虹橋,前往主舞台;搭火車回程時吃一次福隆便當,都成了海祭的必備儀式。許多人還會挖一個沙坑,配著音樂躺整天,或在海邊踏浪,放鬆身心。‭ ‬

海洋音樂祭憑著「海洋大賞」深化了獨立音樂場景,選出過好幾組至今仍具影響力的獨立樂團,諸如:八十八顆芭樂籽、‭ ‬Tizzy Bac、MATZKA、皇后皮箱等等。由陳龍男導演拍攝的紀錄片《海洋熱》,便紀錄了‭ ‬2003‭ ‬年,年輕台灣的樂團參與「海洋大賞」比賽,從徵選到決賽的甘苦過程。‭ ‬

‬大港開唱‭

(圖 / 大港開唱 提供)

大港開唱位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是高雄最出名的音樂節。在‭ ‬2015‭ ‬年,以第七屆之姿復辦後,年年完售,吸引萬人參加。大港開唱主打南台灣的生猛有勁,表演單位多以南台灣的樂隊為主,包括:滅火器、晨曦光廊、濁水溪公社等,台味十足。其表演舞台命名也很有台灣意象,諸如:女神龍、海波浪、南霸天。‭ ‬

大港開唱也會邀請曾經歷低潮期、如今有敗部復活可能的表演者上台。譬如樂迷關注的「大港女神」,就找過徐懷鈺、謝金燕、何韻詩;快被遺忘的資深藝人,也在大港與獨立樂團做過限定合作,主辦單位的想像力,敢衝敢狂。‭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egaportfest/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7xWU14_GGYKVqoSLg1M8EQ/videos
Website: http://www.megaportfest.com/

‬樂托邦國際音樂節‭

(圖 / 樂托邦國際音樂節 提供)

當‭ ‬EDM‭ ‬派對在全球掀起浪潮,Road to Ultra、Tomorrowland、大蜘蛛‭ ‬Arcadia‭ ‬等國外品牌也陸續入駐台灣之際。本地的策展單位也開始,嘗試經營自己原生的大型電音音樂節,譬如‭ ‬2017‭ ‬年新生的樂托邦國際音樂節(Looptopia Music Festival)。‭ ‬

樂托邦國際音樂節由在台灣,長期引進電音文化、舉辦派對活動超過‭ ‬15‭ ‬年的‭ ‬theLOOP‭ ‬主辦,地點位處桃園市的埔心牧場。第一屆排場之大,足見其野心,除了璀璨奪目的三大‭ ‬DJ‭ ‬舞台,還重金邀請到國際知名‭ ‬DJ‭ ‬如‭ ‬Martin Garrix、Dimitri Vegas‭ & ‬Like Mike‭ ‬等人前來。每年‭ ‬4‭ ‬月,為期兩天的樂托邦希望能成為能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前來朝聖的亞洲電音音樂節。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ooptopiaFest/
Website: https://looptopia.cc/?lang=zh-hant


5 個台灣非典型的音樂節

‬流浪之歌音樂節‭

(圖 / 流浪之歌音樂節 提供)

由大大樹音樂圖像在‭ ‬2001‭ ‬年創辦、製作,流浪之歌音樂節是台灣,少數聚焦在民謠、草根音樂,與當代議題音樂節。流浪之歌所邀請的音樂家,多是來自世界各地,內力深厚的唱作者;節目視野不只限於英、美,也包括東歐、中東、東南亞、非洲甚至蒙古、沖繩。

流浪之歌音樂節的形式十分彈性,曾經辦過小型的室內演出,也在淡水的雲門排練場,造出中型音樂節的規格過。每屆他們都會設定主題,讓樂人進行深度的思想與器樂對話。有台灣音樂人因此開啟了全新的創作宇宙,譬如林生祥,因為‭ ‬2003‭ ‬年沖繩三弦大師平安隆前來流浪表演,直接催生他的《種樹》專輯,以及往後與大竹研的合作。‭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igration.music.festival/
YouTube: https://youtu.be/9UnimdR0u8A
Website: https://www.mmf2017.com/

‬P Festival‭ ‬鋼琴音樂節‭

(圖 / P Festival 鋼琴音樂節 提供)

由小白兔唱片行主辦的‭ ‬P Festival‭ ‬鋼琴音樂節,名符其實,便是以「鋼琴」為主角的音樂節。但他們邀請的並非傳統的古典音樂演奏者,而是會以鋼琴做現代創作的音樂人。演奏者的器樂也不只侷限於一般的鋼琴,包括鋼琴的前身,鍵琴、古鋼琴,或著當代的電子琴、電鋼琴、預置鋼琴也都可能出現。‭ ‬

自‭ ‬2014‭ ‬年開始,P Fest‭ ‬鋼琴音樂節己經邀請許多指標性的音樂家,包括‭ ‬Rachel Grimes、Balmorhea、Nils Frahm‭ ‬等人。目前辦了三屆的鋼琴音樂節,演出多在‭ ‬10‭ ‬月前後,地點選擇也不在一般的展演空間,而會選擇中山堂或台灣大學藝文中心雅頌坊這類,適合孤立、安靜地沈浸聲音變化的空間內。是台灣非常獨特的音樂節。‭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festival.tw/
Website: http://pfestival.tw/

‬阿米斯音樂節‭

(圖 / 阿米斯音樂節 提供)

由阿美族唱作人舒米恩創辦,並由都蘭部落全體出動製作的阿米斯音樂節,每年會在‭ ‬11‭ ‬月的都蘭國中登場。其表演節目全由東海岸的藝術家以及都蘭居民完成,現代舞、搖滾樂團、民謠彈唱、戲劇、合唱團,形式不拘,希望參與者能夠體驗在地的都蘭風貌。

音樂節當天,都蘭居民除了會穿上阿美族族服,唱歌、跳舞慶祝,也會在操場上擺起攤位,如果想要透過音樂節體驗台灣原住民文化,那一定要去位於台東都蘭的阿米斯音樂節。‭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mismusicfestival/
Website: https://www.amismusicfestival.com/

‬有機派對‭

(圖片來源:Resident Advisor)

位在花蓮牛山呼庭的有機派對,是台灣最神秘的電子音樂節。網路上公開的資訊並不多,更鮮少有媒體報導,卻透過參與者的口耳相傳,變成一處傳說中的自由天地。

依山傍海,遠離塵囂,未受污染的牛山呼庭,是大導演馬丁史柯西斯拍攝《沈默》時,也特地前來取景的海邊園區,處處有用漂流木創作的裝置藝術。到了‭ ‬4‭ ‬月有機派對的時候,便會有將近二十四小時不中斷的電子音樂響起。據說,嚮往著‭ ‬90‭ ‬年代銳舞文化的舞客,往往可以在這裡重溫美好鄉愁。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OrganikOfficial/
Website: http://www.smkmachine.com/

‬潮州街音樂節‭

(圖 / 潮州街音樂節 提供)

師大公館商圈,是台北重要的獨立音樂發展基地。而位在不遠處,捷運古亭站與東門站之間的潮州街,每年‭ ‬10‭ ‬月便會以「台北月見ル君想フ」為核心,聯合街上的商家形成數個小舞台,啟動單日限定的街道型音樂節。‭ ‬

潮州街在過往是許多日本人選擇居住的街區,因此保留不少日式風格的建築。與附近觀光氣氛濃厚的永康街不同,這區特別寧靜,還有許多特色小店。潮州街音樂節特別適合愛在城市漫步的人參與,其邀請的演出者,作品也都帶有樂活氣息。除了台灣在地音樂人,還會有特別的日本藝人前來表演。‭ ‬

Facebook: https://goo.gl/4x6W3Z
Website: https://www.doorcatrecords.com/cjsfest


5 個台灣音樂節獨特企劃

‬樂團主辦音樂祭「滅火器的火球祭」‭

(圖 / 火球祭 提供)

滅火器是台灣近年最紅的龐克樂團,2017‭ ‬年,他們回到家鄉高雄,與火氣音樂、相知音樂合力,舉辦了自己的第一屆音樂節「火球祭」。‭ ‬

火球祭位在高雄捷運三多商圈站附近的高雄展覽館,除了戶外免費舞台,他們還包下了高雄展覽館其中一個大型展間,搭建室內兩座付費舞台。兩座舞台正面對立,輪流表演,視覺一龍一虎,生猛有力。‭ ‬

滅火器在邀團上,企圖讓火球祭成了龐克為主的音樂節,折射自己的音樂品味,第一屆除了台灣的龐克樂隊;還邀請到‭ ‬Sum 41‭ ‬來台。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ireballfest/
Website: https://www.fireballfest.com/

‬配著搖滾樂吃辦桌「搖滾辦桌」‭

(圖片來源:搖滾辦桌 Facebook)

路邊開灶,沿街設席,名曰「辦桌」的活動,是台灣人特別熟悉的飲食文化。而聰明結合辦桌與音樂節的「搖滾辦桌」也在‭ ‬2012‭ ‬年‭ ‬9‭ ‬月出現了。‭ ‬

一邊吃正港總鋪師的辦桌菜、喝啤酒,一邊聽舞台車上的台味音樂,是搖滾辦桌的招牌活動。有鑒於前兩屆的成功,搖滾辦桌也越辦越熱鬧,第三屆開始,從建國啤酒廠搬到花博公園,並將演出組合與舞台數量翻倍。

可惜的是,擴大規模之後的搖滾辦桌,並沒有吸引等量的新觀眾,辦桌企劃的新鮮感也退燒,在‭ ‬2015‭ ‬年第四屆辦完後,就停辦了。‭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ockbandoh/
Website: http://www.rockbandoh.com/

‬組裝車開進花博嘉年華「Park Park Carnival」‭

(圖 / StreetVoice 提供)

2014‭ ‬年,由‭ ‬StreetVoice‭ ‬主辦的‭ ‬Park Park Carnival‭ ‬是一大膽的音樂節嘗試。他們將人來人往的花博公園變成大型「停車場」,可上面停的數十台車輛卻與眾不同,各個經過改裝,就地一停便成為舞台背景。

Park Park Carnival‭ ‬宛若一場汽車、音樂與樂團人創意融合的嘉年華。透過‭ ‬StreetVocie‭ ‬平台招募表演者,他們開放相互友好的樂團們,組隊參賽,一起佈置自己專屬的舞台車。從佈置便能看出獨立樂團葷素不忌的態度,有的車輛上面貼滿了‭ ‬AV‭ ‬女優的照片,也有樂團直接拉來一台破爛的報廢車。‭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VPARKPARK/
Website: http://parkpark.streetvoice.com/

‬為展演空間祝壽「女巫祭」‭

(攝影:陳勇豪、吳建樺;女巫祭 提供)

位於溫州街附近的女巫店,是台北著名的‭ ‬live house。許多音樂人在還不出名的時候,就曾到女巫店演過。2015‭ ‬年,女巫店恰逢二十週年,遂在年底,於新店文山農場舉辦了第一次的三天大型戶外音樂節「女巫祭」。‭ ‬

女巫祭吸引了許許多多,曾經在此地表演的大牌樂團回鍋表演,甚至排了當晚限定的秀,譬如蘇打綠主唱吳青峰與金曲製作人陳建騏、知名樂手徐千秀的三人組,堪稱空前絕後。

女巫祭十分環保,三日入駐的飲食攤位絕不提供免洗餐具,參與者必須自己攜帶碗筷,或著到現場付費租借。此方式成為日後許多台灣音樂祭效仿的對象。‭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5%A5%B3%E5%B7%AB%E5%BA%97-133362243371354/
Website: http://festival.witchhouse.org/

‬用音樂節展現廠牌氣質「風和日麗連連看」‭

(圖 / 風和日麗唱片行 提供)

台灣的獨立音樂廠牌「風和日麗唱片行」,發行過許多非常重要的音樂作品,譬如由奇哥與魏如萱組成的都會民謠雙人組「自然捲」。‭ ‬

2010‭ ‬年,風和日麗唱片行嘗試在台中圓滿劇場,舉辦品牌專屬的音樂節「風和日麗連連看」。2012‭ ‬年第二屆,廠牌十週年之際,他們包下了華山‭ ‬Legacy‭ ‬的五個週末,安排音樂人兩兩成隊演出。‭ ‬

2017‭ ‬年,廠牌成立十五週年,風和日麗連連看跑到宜蘭礁溪舉辦。兩日的大雨並沒有澆熄樂迷的樂情,最後一天,奇哥與魏如萱以「自來水樂團」之名,重現自然捲的歌曲,該舞台瞬間爆滿,也成為許多人難忘的回憶。‭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agoodday/

關於作者

Taiwan Beats

本帳號將會代表 Taiwan Beats 編輯部,以及發表各方投稿,針對台灣流行音樂產業提出心得與建議,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