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日本語

專訪曾煒傑、張文玲:新媒體是服務業,任何體驗都要客製化

0

tanya 03

不論是開場時一陣白光閃爍,煙霧瀰漫包覆著電子碎拍所產生的感官震懾,或者是當聽著那些熟悉的情歌,她的身影被無限放大,彷彿在溫柔撫摸著高漲沸騰的情緒。就算距離演唱會有些時日,仍清楚惦起這現場。

目前正如火如荼展開《2016 列穆尼亞 LEMURIA》巡迴的蔡健雅,為了能更立體化呈現演唱會抽象的主題,建立一個夢幻國度,首度與擅長數位工具操作的新媒體團隊合作,並加入了許多能即時互動的應用科技。而由曾煒傑所率領的「叁式」,就是成功打造這些視覺化效果的重要關鍵。

20160912-IMG_9933

2015 年,叁式因參與現代舞表演《Second Body》的軟件開發及視覺藝術,被「大地風」負責人、國內知名演唱會導演張文玲看見了有值得於商業性大型演唱會一試的火花浮現。當時為了要凸顯蔡健雅在音樂中新嘗試的電子音色,決定加入新媒體的元素,因而對叁式團隊正式遞出了合作邀請。

問:第一次合作,對彼此的印象?

張文玲(以下簡稱玲):「叁式」是一個很優秀的多媒體技術團隊。邀請他們來參與這個合作,他們也非常的樂意。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想完成,想實驗看看這樣子的新科技加入演出當中,會擦出什麼火花。

曾煒傑(以下簡稱傑):合作前,沒什麼印象,因為對這個領域太不熟悉了,這是我們第一次參與演唱會的製作。合作後,就覺得自己更渺小了,他們(演唱會製作)要承受太多很複雜性的事情,還要掌握住全場,非常厲害。

問:合作模式為何?

玲:在 Tanya 舉辦這場演唱會前發行的新專輯《失語者》,有加入較多的電子音色在創作裡頭,歌詞則多半描述現代社會被新科技影響,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因此,想運用新科技來呼應歌曲想表達的情緒,才有了這次的合作。

在事前做了蠻多測試,包括測試服裝設計上有什麼材質不能用,如何調整不會被燈光、雷射所影響。整個製作過程中,溝通是一定要的,逐步學習這樣子的 Know How。

傑:這次合作就是一個大膽的實驗。

文玲負責建構整個演唱會,她也提供我們很多跟列穆尼亞主題相關的故事,再加上 Tanya 的歌詞及曲風,我們其實被建立了很好發揮的氛圍。應該這樣講,導演營造出一個很好的氛圍想像,讓我們可以做一些自由度蠻大的嘗試。

但有可能是因為第一次做演唱會,考慮太少關於嫁接上的問題,比方說 Tanya 的動作也好、燈光設計也好,在製作面上有碰到些卡關。也有可能是經驗不足的關係,在實際操作上的拿捏,承認自己的火侯仍是不足的。

問:那這次有合作什麼樣的技術?

傑:比方說,開場的第一首歌〈異類的同類〉,我們利用空拍機取景,建置 3D 地景,透過各種技術將地景改造成符合演唱會「列穆尼亞」古文明意像的美術風格,再將 Tanya 放置於此。搭配新開發的即時粒子運算系統,運用點雲作視覺元素,模擬煙、風、碎形等特效,讓動態即時可與表演者互動,營造出充滿迷幻感十足的音樂世界。

XiMei-768x502

澎湖七美取景,即時粒子運算系統圖示

問:面對不同類型的演出者(動態、靜態)或領域(展覽、演唱會),所需要的特質?

20160912-IMG_9901

傑:心臟夠大顆。

玲:基本上,就演唱會這個行業來說,大家都蠻敢嘗試新東西,不論是音響設備、燈光設備,還是應用媒體,大家都想知道這些新技術可以達到哪些不同效果。但這次合作其實是超未知的,完全無法預知它的成果是什麼,因為前置時期他們都在寫程式,無法事先測試,真的不到最後,你不知道會呈現什麼。

傑:要到彩排時才會知道完整的成果,但你也只剩一天可以做調整。(苦笑)

玲:所以是不是心臟要夠大顆?畢竟是不同行業的人,溝通的語言、著重的角度就會不太一樣。以我的角度,會希望這些東西是馬上可以讓觀眾感受到的、會有臨場感的互動。但做技術的人可能著重的點就不一樣,會想加強細節上的精緻度。

叁式5

傑:我覺得就是要互相學習,導演這邊就很懂怎麼掌握觀眾情緒、怎麼講故事。而我們在這一方面,掌握度就比較不足,但一定要有這樣的實驗跟嘗試,才會知道怎麼做會更好。

玲:因為他們有時候在技術上會很要求一些細微的東西,這點很厲害,但一般觀眾是不會懂的。這些細微的東西在小劇場上可以看得很清楚,但在小巨蛋這麼大的地方幾乎看不到。所以你看東西的角度其實是要放大,你的動作不管做什麼,都是要放大到讓觀眾有感覺。

問:那什麼時候發現這些問題,然後做修正?

玲:其實是在現場彩排時才發現的(笑),因為之前有說,事前看不到成品可整體來檢驗。 真的,心臟要夠強。

傑:我們本來就知道會發生這種掌握度不足的事情,所以把很多可調整的東西都留下來,才能拉參數。程式是只要你一動就可以做出變化,並不像影像需要重算,所以做即時的優點是可以迅速改變一些素材,但還是要預先拉好,因為改程式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儘管這次有很多嘗試,起初都只是我們的想像,但還是要實際操作後才會真的有新的想法浮現。我們把很多想實驗的、能弄得,都盡情去做。

問:談跨界合作為何?

20160912-IMG_9771

玲:跨界合作不能強硬要去應用,因為可能就跟音樂本身的屬性不符了。真的要看音樂跟想要呈現的主題是什麼,才想要不要用新科技呈現。我並不會因為想結合新科技、新媒體而改變音樂的本質,而是新科技怎麼樣運用、內容該如何設計,藉此呼應這首歌曲,彼此相輔相成。這次演唱會,我在音樂的區隔上大致分成三大塊:電音、復古及情歌。

演唱會的第一部分,電音歌曲的演唱就是運用互動科技來呈現。情歌的部分,有購買了一個新的媒材,叫做幻象 3DECODOT LED DISPLAY,這是一個用led 燈點串成一個像珠簾的 3D 簾狀光雕,讓 Tanya 演唱的影像被巨幅化,運用 Kinect 技術即時呈現在垂掛於空中幾乎及地的 6 層 3D 簾幕上,也讓影像內容更加立體的呈現,這也是第一次在台灣演唱會中被使用這項技術,這些都是有趣的跨界新嘗試。

蔡健雅的身影被巨幅投射在螢幕上。(大地風提供)

蔡健雅的身影被巨幅投射在螢幕上。

傑:我很喜歡做跨界,儘管這次的演唱會合作是第一次,但團隊也很喜歡跟不同領域的人合作,可以看到不同的火花出現。我們是做新媒體,了解的越多,可能性也會愈大。

我們做體驗的都要客製化,我們需要一直變動,這一行比較像是我手上有許多樂高積木,可以組裝成不同的形狀出來。所以就在練習組合這件事,這些合作都是可以跨出去嘗試的地方。

音樂與科技交流聚會 – 新科技跨界藝文領域的實際應用

講師:曾煒傑(叁式共同創辦人)、張文玲(大地風負責人)
時間:2016/10/13(四)19:00(免費活動)
地點: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 123 號 3 樓(CLBC 八德大船艦)

講題:
1、新科技團隊對於跨界合作的應用與溝通
2、技術展示暨解說
3、演唱會市場的突破與結合新科技的挑戰及其發揮的更多可能性

採訪/撰文:戴居 攝影:周柏辰 演唱會照片提供:大地風

關於作者

戴居

曾任 Blow 吹音樂與娛樂重擊旗下音樂網站 Taiwan Beats 採訪編輯、第四屆中壢發條音樂節行銷組長。現為「台灣搖滾映像誌」共同策劃人暨主編、「台灣音樂書寫團隊」成員之一,並於好意思 Café 擔任演出活動企劃。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