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 年全球唱片市場產值成長約 11億美元,是 P2P 下載網站 Napster 重挫唱片市場以來最大幅度成長。
※ 此文授權轉貼、翻譯、改寫自 music ally;翻譯 / Eli.C
國際唱片協會(IFPI)到年中才會公布 2016 年的官方統計數據,不過媒體調查公司 MIDiA Research 稍早發表了自家的估計報告,其中的數據顯示唱片市場去年有極顯著的成長。
該公司聲稱 2016 年整體唱片市場產值為 161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 7%(約 11 億美元)。
MIDiA 的部落格中寫道:「今年唱片業的成長是在 Napster 出現,使整體唱片產值一落千丈後,出現過最大幅的成長。」
「現在要說唱片業開始回春恐怕還太早,不過這次的成長,確實是整個產業的一個轉捩點。這個成長的背後,主要是有串流音樂加持。2016 年的串流產值高達 54 億美元,相較 2015 的 35 億美元提升了 57%。」
MIDiA 分析所使用的部份數據來自三大唱片的公開報告,2016 年三家主流唱片的總產值為 110 億美元。故獨立唱片去年的產值約莫為 51 億美元,佔全球整體市場的 31.3%——超越佔 28.9% 的環球音樂。

國際三大唱片公司與獨立唱片在 2015 與 2016 年的營收數據及各自的成長率。
MIDiA 也提醒,這些數據是尚未經過調整的——有些獨立唱片是由主流唱片代理發行,故營收被認列在主流唱片裡。而對於每年都會發布全球獨立音樂市場報告的 WIN(Worldwide Independent Network)來說,最繁瑣的工作就是處理這些被誤認的數據。
MIDiA 的報告也特別點出了 Spotify 對產值提升的貢獻。
MIDiA 表示:「2016 年底全球共有一億多位串流音樂用戶,而 Spotify 的訂閱人數佔了其中的 43%,是整體產值提升的關鍵。」
「在 2016 年時,串流音樂服務總共增加了三千八百多萬的訂閱人數,但我們認為 2017 年會有更大幅的成長,預計會增加四千多萬的訂閱人數。」
MIDiA 提到 2016 年訂閱數的大幅成長,主要來自 Deezer 與 Apple Music 的貢獻,而 AmazonMusic 也正努力追上。